gl19860312 发表于 2012-8-30 17:39:27

中国制造在美国:生于制造 困于品牌

中国制造在美国:生于制造 困于品牌
除了邻国的威胁,美国本土制造也正在复苏。中国过去吸引了许多海外企业来办厂,随着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优势的逐步减弱,其他国家制造业的兴起,中国制造业是否将被超越?

随着中国商品的增多,美国各类商品的零售价格出现了下降。数据显示,自1998年以来,美国电视机的价格每年下降9%,小工具的价格每年下降1%,运动器械的价格每年下降3%。中国制造给美国人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因此有人说,中国制造的普及,增加了美国人的实际家庭收入。
   
美国人的生活早已离不开“中国制造”了,一方面市场因素的自然驱动让中国制造在美国市场无可替代,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美国这个世界最主要的市场中寻求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的路径。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广场前规模庞大的万国旗了。这是美国人典型的作风,他们觉得国旗才是自身荣誉感的最佳象征。家门口、学院、医院、商场……凡是能看到人的地方,就有美国国旗的存在,可骄傲的美国人鲜少有人知道,美国90%的国旗都是中国制造的。
  
到美国的前几日正赶上美国独立纪念日,那段时间也是国旗的热卖期,然而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家“本地制造”的国旗加工厂却在独立日前夕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据悉,美国生产的国旗价格是中国制造价格的5倍,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已占据美国国旗90%的市场,随后爆出:伦敦奥运会美国代表团的着装均来自中国制造,这引发了美国人的抗议。
  
抗议的原因并不完全来自于国家荣誉感受挫。美国连年经济衰落、失业率暴涨,习惯了优越生活的美国人开始对中国制造怨声载道。矛盾的是,他们又对购买中国制造毫无抵抗力,“中国的产品既便宜又好用”,这点已经植入到美国人的观念之中了。
  
美国的平台**
  
大部分中国企业会把自己国际化的第一站放在美国。美国有着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场,并占领了大多数高端产品市场,同时美国市场还拥有对全世界商业绝对的话语权,加之美国政治上的影响力和地位,这都足以让所有进入美国的企业随之受惠。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曾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两国人民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而从制造业来看,中国给予美国的“帮助”似乎更加明显。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东西主要是中低档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手工产品。中国制造的商品之所以深受美国百姓欢迎,正是因为这些商品给美国人带来了方便和实惠。低廉的价格,甚至有报道称,由于中国制造的普及,增加了美国人的实际家庭收入。
  
据美国摩根斯丹利的统计,美国人由于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在过去10年给美国人节约了6000亿美元。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每年给美国人节省了约1000亿美元。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字,随着中国商品的增多,多种美国商品的零售价格出现了下降。自1998年以来,美国电视机的价格每年下降9%,小工具的价格每年下降1%,运动器械的价格每年下降3%。尝到甜头的美国消费者生活中早就离不开“中国制造”了。
   
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市场驱动的结果。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美国人苏润施认为,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美国商家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更加轻松地涌入美国,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这当然是好事,既能够增加出口,又能解决就业问题。
    
除了中低端的中国制造企业外,大型中国企业在谋求更高的目标,他们更倾向于把产业链条加长,摆脱原始的“花大力,挣小钱”的状况,美国本土多了许多中国企业分公司的身影,这些分公司和办事处主要的职责就是打市场、做品牌、谈收购,原先核心的制造环节已经弱化成从国内进口。
  
资本层面的运作也代表着中国企业高端发展的迫切心理。大型国有企业、中国互联网公司纷纷在美国上市,这也引发了一场美国包括纽交所在内,证券交易所哄抢中国企业资源的壮观景象。2010年,中国共有34家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进行IPO,其中有22家选择了纽交所。
   
据了解,纽交所也被中国大市场所吸引,打破了早先人们认为的只有质量和品牌好的大企业才能在美国上市的传统观念。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公司,纽交所在2009年就降低了公司上市门槛。随着中国概念的兴起,美国投资者开始对中国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发生兴趣。
 
邻国替代之危
   
早年间,中国制造的优势项目莫过于纺织业,但现在,这个领地正在被人吞食。这些“人”正是比中国劳动力更便宜、成本更低的洪都拉斯、印尼、越南、印度、柬埔寨等新兴制造国家。 
  
2012年5月,美通社发布的一则报道说,航运领域的数据显示,美国服装、鞋子的进口商所在地正从中国转向南亚、中美洲等地。美国商务部纺织服装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从中国进口的服装产品,在美国服装进口总金额中所占比例也正在下降。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10月底之前的一年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所有服装金额占美国进口服装总额约为37.8%,而去年为39.2%。
  
同样有数据显示,美国进口中国服装总额这一年间增长幅度为7.4%,而在美国商务部纺织服装署所列出来的美国前十三大服装进口国中,尽管中国仍占据第一,但其他国家的增幅都大于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邻国所生产的产品在美国的售价几乎也高于中国制造。这应该是规模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开始青睐稀少产品。
  
美国当地华人JACK打趣地说:“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已经排名世界前列,中国人到哪儿买到哪儿的作风已经被世界周知,但中国人在国外却害怕碰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与其那样还不如不出国购物,所以有些中国人会刻意地买其他非中国制造的产品,加之其他制造国家的产品数量并不多,所以其价格也会较高。”
  
除了邻国的威胁,美国本土制造也正在复苏。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认为,美国制造业正走向复兴,将依靠先进制造业重获优势地位。依靠“提供补贴、廉价劳动力、宽松政策”等措施,中国过去吸引了许多海外企业来办厂,这为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随着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优势的逐步减弱,其他国家制造业的兴起,中国制造业将被超越。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经济研究部门的两名高级经济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以2010年为例,中国制造的服装在整个美国市场占据的份额是35.6%,而美国制造的服装占到24.9%。这也是美国市场上唯一一项中国制造超过美国制造的产品大项。除此,中国制造的另一大项家具在美国市场占据20%的份额,但是美国制造的家具却占据市场的59.6%;中国制造的轮胎仅占美国市场的1.2%,而美国制造的轮胎却占据美国市场的74.9%。
   
还有其他不良因素,包括美国贸易保护、发展中国家因为对华贸易顺差减少而对中国制造开始警惕。前不久南美洲的阿根廷就发生了一场抵制中国货的风潮。
   
“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政治经济的因素,也和中国企业缺少品牌,企业海外形象过于脆弱有关。”营销专家,西北大学教授马元青说。
  
绕不开的升级之路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转型,从出口转向内销。如今,中国市场的消费力越来越强,并已经有很强的消化能力。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韩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鞋子制造和出口地区,而现在韩国已经不再出口鞋子了,主要是因为韩国的经济发展后,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导致韩国的制鞋业已经没有任何成本优势了。
  
这种情况中国也必然会遇见。“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中国会逐渐地开始转型,从生产初级产品、出口初级产品再到生产和出口更复杂和高级的产品。这是所有制造国家的必经之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Vicior.Lippit告诉记者。
  
据了解,美国当初就是把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或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目前又重新重视制造业,加快推动复合材料、金属加工、生物制造和替代工程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
  
即然未来之路已经明晰,怎么走好将取决于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来看一下中国制造业的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能过剩、盈利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弱等。
  
“尤其是品牌影响力,这是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遇到的最大问题。”Vicior.Lippit说。
  
“我对中国产品很熟,但真不知道中国有哪些品牌。”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大学教授甚至不知道收购了IBM的联想来自于中国。
  
新加超《联合早报》曾刊发题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已经晋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国际影响力无疑还处在上升的势头。不过,一些国内的“山寨”事件却让人感叹。假若如一些学者所言,21世纪是亚太世纪,乃至于是中国世纪,那么“中国制造”必须升华为“中国创造”,才能符合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世界经理人》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中国公司已经在考虑产业升级的问题。然而尴尬的是,仅有20.5%的公司有着明确的升级思路,更多的公司还处在想要升级,但尚未找准升级切入口的境地。因此,选择什么空间进行升级、如何升级并建立品牌已经成为中国广大的制造型公司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中国企业要看到苹果公司的成功处就在于产品,它之所以能够高价出售,正是因为人们都希望拥有它。例如鞋子和服装行业,这取决于设计部能否设计出吸引人的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们去购买,这样的设计投资才会有回报。如果一家企业仅仅靠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的话,那它就很难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如果企业能够致力于产品的提升,来吸引人们来购买才是王道。
  
当然,中国企业还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同时掌握国际与国外两个市场,为了制造业发展能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需要一方面要继续抓住海外市场,特别是向新兴市场国家拓展,寻求新的海外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和开发本土市场,利用国内的市场优势,坚持在研发领域加大投资,在国内市场需求强劲时完成产业升级。
  
马元青认为,企业品牌是个慢工。要有长远的目标或卓越的追求,这样的企业才会去努力建设品牌。
  
据了解,大部分中国中小企业不注重在美国建立品牌的原因是,企业的所有者不是为了建设一个企业,而仅仅是为了赚快钱。而品牌恰恰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制造在美国:生于制造 困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