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dfjw 发表于 2007-11-11 18:21:30

广西科学院工业生物研究中心

广西科学院工业生物研究中心是广西科学院的内设机构,由留英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科学院院长黄日波教授主持,下设生物转化实验室、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和农产品深加工实验室。针对广西的优势资源如蔗糖、木薯淀粉等,应用生物工程方法,研究开发适于我区加工工业发展的新菌种、新型高效酶种以及相应的生产加工技术,开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领域的研究开发;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则针对甘蔗、木薯、茉莉花、芒果等广西的特色资源,开展蔗糖制添加剂、糖药物、糖功能材料等深加工技术,研究茉莉花、芒果深加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研究木薯生产淀粉共性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附加值高、功能强的多元变性淀粉产品,开发淀粉基功能材料等深加工产品。

    目前承担着 “超级基因工程酵母菌转化蔗渣发酵生产乙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高纯度L-乳酸”、“燃料乙醇生产关键技术” 、“以禾木纤维为原料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科学基础及实用技术”等国家级和省级科技攻关课题。此外,还参与自治区、南宁市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先后承担了“广西东盟科技合作平台的战略研究”、“广西生物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和“南宁市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研究”等重大课题。

    二、招聘计划根据课题需要,广西科学院工业生物研究中心计划招聘生物技术(发酵工程)和生物化工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人,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优先录用。

    三、待遇除按国家事业单位的正常待遇外,增加以下条件:1.设立博士津贴,每月享受2000元职务岗位津贴,其中1000元由院发放,其余根据项目情况由项目经费开支并列入项目成本。

    2.受聘后在本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服务满5年以上的提供一次性安家费5万元。

    3.提供90平方米住房一套。

    四、联系方式联系人:计鸿贤陆兰天联系电话:0771-2503921250392013907864642 0771-2547386联系电址:广西南宁市大学大岭路98号 广西科学院电子邮箱:gxkxy@126.com邮    编:530003

lwdfjw 发表于 2008-1-18 23:16:06

李学勇副部长参观广西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1月4日下午,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广西科技厅厅长陈大克,副厅长蒋和生,广西科学院院长黄日波,党组书记、副院长钟夏平,副院长罗海鹏、副院长陈波及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广西科学院广西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黄日波院长向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介绍了广西生物产业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发展状况,他指出重点实验室的技术优势是:以分子酶学和系统工程为工具,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关键酶和项目进行基础层面上的研究,为自主创新做理论上的准备,为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经建立了酶分子进化工程、酶结构-功能分析、功能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等研究平台。

      目前,广西科学院紧紧围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现在研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木薯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禾木纤维为原料的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科学基础及实用技术”等14项,项目总经费达4314万元。

      经过几年的攻关,研究团队现已完成带有信号肽及无信号肽的两种蔗糖酶基因的克隆,完成两个新型木糖异构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筛选到耐高渗透压的酵母3株和耐高糖份的酵母7株;开展生物柴油生产用共性脂肪酶的技术和工艺研究;开展生物基材料的研究,克隆到高活性的L-乳酸脱氢酶基因,正在进行酸性淀粉酶的筛选,并初步完成表达载体的构建工作。2007年,已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

      广西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下一代生物燃料——生物丁醇开发和EM法沼气发电技术攻关。

      通过若干年的研究,我院的研究团队将以解决广西生物质产业发展的共性科学和技术问题为目标,以自主创新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为导向,把广西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区生物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重要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科技发展咨询库,成为区域性开放式生物质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公共咨询及科技服务平台的重要载体。

      李学勇副部长在广西科学院参观考察时,不仅详细询问了设在广西科学院的广西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关工作情况,而且还通过和工作人员的亲切交谈,深入了解该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并对广西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赞赏,肯定了科研人员为广西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18201882916 发表于 2012-12-25 20:53:16

广西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负责人的电话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科学院工业生物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