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成立于1993年,由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等发起,得到了当时的医药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其会员主要由从事医药生物技术行业的研究、生产、应用单位所组成,其下设几个专业领域的委员会聚集了一批从事医药生物技术的管理者、企业家、专家队伍。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从事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与经营管理和教学的工作者和企业家,为会员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服务,维护会员单位和会员的合法权益;贯彻国家医药生物技术工作的各项政策,围绕国家医药生物技术工作的重点,致力于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的繁荣与发展,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促进医药生物技术进步,推动全行业的发展。协会接受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业务范围:
为会员和会员单位提供服务,以快速、准确的方式收集、整理、研究和提供国内外最先进的医药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的信息,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或其它有效渠道和方式提供给会员和会员单位参考,尽快掌握和推广国内外最新的医药生物技术。对列为科技攻关的医药生物技术项目,促进行业科技力量的联合,形成优势。
本会对应用于肿瘤、疫苗研制、血液、血液制品和医药生物技术制品研制的最新的医药生物技术,根据中国国情,积极地、有选择地、有计划地、有目标地引进和推广,并协助政府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评估;把引进同国内医药生物技术的攻关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科研院所与企业协作在科研和生产方面出精品。
本会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医药生物技术研讨会或专题培训班,培训人才,大力普及医药生物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学术会议水平,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遵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行业基础情况的调查研究,对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发展动态,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就行业发展、医药生物技术政策、行业技术标准和行业物价等提供技术咨询和合理建议,供决策时参考。
推动会员单位之间的技术合作,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医药生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
编译有关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的著作。
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扩大国际间的技术合作引进资金,引进技术。
组织会员和会员单位开展有益于本行业的各种活动。
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http://www.cmba.org.cn
地址:北京海淀皂君庙乙7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15986 010-62115976
EMAIL:cmba@cmba.org.cn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帅惊党中央(508506082) 11:59:41协会下设分支机构如下:
1、 医药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郝希山院士
2、 单克隆抗体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甄永苏 院士
3、 基因工程药物、多肽药物和疫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赵铠院士
4、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吴剑波 教授
5、 医药生物技术产品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王军志 教授
6、 骨组织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卢世壁 教授
7、 膳食纤维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耿精忠 教授
8、 计算机辅助外科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田伟 教授
9、 生物芯片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程京 教授
10、 实验室安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王秋娣 教授
11、 心电学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郭继鸿 教授
12、 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封多佳 教授
13、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罗国安 教授
14、 医学新技术产业化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汪谦 教授
15、 生物诊断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李银太 教授
16、 纳米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张阳德 教授
17、 基因治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刘德培 院士
18、 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吴祖泽 院士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稿约
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本刊将致力于快速传递世界医药生物技术前沿信息,大力推广先进医药生物技术,及时交流应用医药生物技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经验,为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服务,为加强科研人员、企业、政府之间有效沟通、促进行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本刊设有述评、论著、法规与标准、研发管理与控制、产业论坛、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讨论与争鸣、新技术与新产品、环球动态、科技园区巡礼、海外见闻、读者来信、书评(或书讯)、人才交流与招聘以及学术活动预告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来稿将经同行专家审稿决定是否刊用。
1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1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 5000 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述评、产业论坛等一般不超过 3000 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1.2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1.3本刊只接受网络投稿(Email 投稿或登录本刊网站投稿)。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最高学历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修改稿件、通读校样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传真号和 Email 地址,正文字数(不包括摘要、表、图和参考文献)、表数、图数和参考文献数。
1.4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果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5本刊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或国际首报论文开辟“快速通道”,提供快速同行审稿,并在审稿通过后快速发表。作者如果希望来稿进入“快速通道”,请提供有关论文创新性的文字说明,并提供有关证据。
1.6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 2 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1.7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 2 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1.8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和独家代理权授权书”,专有使用和独家代理权即归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所有。除以纸质载体形式出版外,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刊用的文稿。
1.9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向每位作者赠送当期杂志 1 册,并赠送论文的 PDF 格式电子文本。
1.10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不要寄给个人。地址: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乙 7 号。Email:cmbj01@126.com;电话:010-62115986;传真:010-62115976。
2撰稿要求
2.1题名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除公知公认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每篇文稿均应同时提供英文题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右下方。作者应是:⑴对研究的构想和设计,或数据的收集,或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做出了实质性贡献;⑵起草论文或对论文中的重要学术内容做出了关键性的修改;⑶最终确认可以交付发表的版本。以上 3 条均需具备。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 1 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脚注于论文首页右下方;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协作组成员名单在正文后、参考文献前列出。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2.3论著类文稿
2.3.1摘要
⑴ 采用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为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的独到观点。“结果”部分应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
⑵ 摘要中首次出现的缩略语、代号等,除了公知公认者外,首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或加以说明。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语译名的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括号中注明原文。
⑶ 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使用“我们”、“本文”、“本研究”等主语。
⑷ 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⑸ 英文摘要列于全文之后,在英文题名下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摘要结构与中文摘要相同。摘要下方在“Author Affiliation”字样后列出全部作者的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通讯作者姓名列在单位名称下方。 2.3.2关键词需标引 2 ~ 5 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 MeSH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 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但应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关键词各词汇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2.3.3前言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等。仅需提供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参考文献,切忌写成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 250 个汉字。
2.3.4方法描述研究设计的类型、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临床试验研究还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⑴ 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例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围绕“随机、对照、均衡”三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
影响。
⑵ 对象:临床研究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动物实验研究需注明动物的来源、合格证号、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⑶ 方法:详述创新的方法及改良方法的改进之处,以备他人重复。采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详细描述。
⑷ 材料:药品及化学试剂必须使用通用名称,并注明剂量和单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例如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应在其通用名称后的括号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无须描述工作原理。
⑸ 以药材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应注明药材的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
⑹ 统计学处理:①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 q 检验等), 并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②尽量给出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 = 3.45,χ2 = 4.68,F = 6.79 等),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 P 值(如:P = 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应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 95% 可信区间,以使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能够通过原始数据检验所报告的结果。③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 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2.3.5结果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逻辑严谨。介绍结果无须夹叙夹议,以免与讨论内容重复。应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以数据反映结果时,不能只描述导数(如百分数),应同时给出据以计算导数的绝对数。
2.3.6讨论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及从中导出的结论,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通过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比较,并将本研究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不应列入图或表。
2.4层次标题
2.4.1层次标题是对本段、本条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层次标题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
2.4.2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即 1,1.1,1.1.1,1.1.1.1。一般不超过 4 级。
2.4.3文内接排的序号可用圆括号数码“⑴”、“1)”或圈码“①”。
2.5名词术语
2.5.1医学名词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
2.5.2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2.5.3已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 DNA、RNA、HBsAg、PCR 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不超过 4 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可读性。
2.6图与表
2.6.1每幅图、表单占 1 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序号。只有 1 幅图或表时应标注“图 1”或“表 1”。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确切的题目。
2.6.2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表)、图(表)题和图(表)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意。图、表的内容不应与正文文字内容重复,图、表的内容也不应重复。
2.6.3图、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与正文中所写一致。为保持图、表的自明性,对图、表中使用的缩略语应予注释。
2.6.4曲线图大小、比例应适中,高度与宽度之比一般以 5:7 左右为宜,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例如连续性资料宜应用线图表达,而间断性资料宜应用条图表达。纵、横坐标轴上刻度值的标法应符合数学原则。纵、横坐标名称及其计量单位符号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居中排列。
2.6.5照片图的主要显示部分轮廓要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无杂乱的背景。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使用特定染色方法的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显微照片中标注的符号、箭头、字母要明显。涉及尺寸的照片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
2.6.6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 t 值、P 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合理安排2.10参考文献
引用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上的原始文献,须与其原文核对无误。著录格式执行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对中文参考文献一律采用中、英文双语著录,文献序号后先列出完整的中文文献的英文,并在该参考文献末注明“(in Chinese)”字样,另起行齐头列出中文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 1 ~ 3 名,超过 3 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Medline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举例:
Liang F, Luo WD, Liu N, et al.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etween HLA-DR and -DQ loci in Chinese Ha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and their related donors. Chin Med Biotechnol, 2006, 1(1):23-27. (in Chinese)
梁飞, 罗卫东,刘楠, 等. 中国汉族白血病患者及其相关人群罕见的HLA-DR/DQ连锁不平衡研究.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6, 1(1):23-27.
Lim LP, Lau NC, Garrett-Engele P, et al. Microarray analysis shows that some microRNAs downregulate large numbers of target mRNAs. Nature, 2005, 433(7027):769-773.
Li JZ. Hematuria//Wang HY. Nephrology.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6:282-287. (in Chinese)
李惊子.血尿//王海燕. 肾脏病学.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82-287.
Ockner RK. Acute viral hepatitis//Wyngaarden JB, Smith Jr LH, Bennett JC.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19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92:763-770.
ISSN 1673-713XCN 11-5512/R
邮发代号:80-622国内定价:18.00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