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发酵工业论坛专家群简介! 发酵原料样品在线申请! 2016食品与医药发酵产业联展
发酵企业数据库,火暴抢购中! 大量发酵技术文献免费下载 发酵工业网专家组,技术服务内容
发酵人才招聘! 美谷分子仪器高效微生物筛选技术资料下载! 《发酵科技通讯》杂志及年会征稿要求!
查看: 5533|回复: 4

药物研发过程【化药、中药、生物制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6-29 17:24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8-1 20: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100系列生物传感分析仪快速、精确测定葡萄糖
    第三章 药物研发

    药物研发是生命科学研究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重要环节,二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药物研发具体包括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前研究

    临床前研究是指药物进入临床研究之前所进行的化学合成或天然产物提纯研究,药物分析研究,药效学、药动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及药剂学的研究。

    具体包括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及药剂学。

    1.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是用化学的概念和方法发现、确证和开发药物的科学,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天然药物化学主要运用化学的论理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天然产物化学成分。

    具体包括化学药物,中药以及生物制品的化学相关数据

    1.1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主要是以煤焦油、石油化工产品或其他化学工业的中间体或副产品为原料,利用各种有机反应合成的一类有机药物。

    具体包括化学反应信息,构效关系,新药设计,生物催化数据。

    1.1.1化学反应信息数据

    化学反应是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探索出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规律及特殊性。化学反应信息是指导化学合成工作的重要理论方法。

    化学反应信息数据包括所有参与物(起始原料、溶剂、催化剂、溶剂、产物)的连接表以及反应条件信息(温度、浓度、时间等)和观测值(收率、反应速率、反应热等)。化学反应的描述还应考虑反应中心、反应中键的断裂与生成、反应类型、反应的立体化学信息等。

    1.1.2化学药物构效关系数据

    定量构效关系是在分子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效应之间建立定量或定性依赖关系,它融合了物理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量子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统计学和计算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具体包含的物理结构参数:电性参数(如Hammett σ常数、场效应参数F、共振电性效应R、偶极矩μ、氧化-还原半波电位、最高占有轨道HOMO、最低空轨道LUMO、紫外吸收光谱λmax等)疏水参数(如分配系数logP、取代基疏水常数π等),立体参数(如Taft立体参数Es、摩尔折射、范德华半径等),空间参数(如分子表面积、分子空间投影参数、Jurs分子局部电荷表面参数、分子体积和分子密度等),拓扑参数(如分子柔性指数,分子形状指数、子图形参数,连接指数等),构象参数等。



    1.1.3新药设计数据

    新药设计是指为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降低新药研发的耗费,缩短新药研发的周期,人们在创制新药的过程中,希望减少盲目性,提高成功率,将研制新药建立在科学和合理的基础上。

    具体包括新药的结构,构效关系,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性质,毒理性质等数据。

    1.1.4生物催化数据

    生物转化是指利用酶或有机体(细胞、细胞器)作为催化剂实现化学转化的过程,又称生物催化,是生物体系(包括细菌、真菌、植物组织、动物组织培养系或生物体系的酶制剂)对外源性底物进行结构性修饰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具体包括催化反应的类型,目的物的转化和形成,酶的模拟物, 酶的类似物和催化抗体等信息。



    1.2中药

    中药是指自然界中可作药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等,有数千种之多。这些药物大多有长期的应用历史。几千年来,中药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提供了充分和可靠的保障,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本包括中药化学成分,中药活性成分,中药活性成分构效关系,中药提取物生物活性数据,中药制备方法。

    1.2.1中药化学成分数据

    中药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因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新颖并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具体内容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中英文名称,基本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类型,外观(颜色及晶形),理化性质(结晶溶剂、晶形、溶解性能、熔点或沸点、旋光度等数据)、提取分离工艺流程(提取、分离及纯化方法及收率)、鉴定方法(方法、数据及有关图谱),稳定性等。

    1.2.2中药活性成分数据

    中药活性成分是指中药中含有的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中药活性成分包括有效成分、毒性成分以及与治疗作用无关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体包括中药活性成分的名称,分子式,分子量,二维结构,三维结构,熔点,旋光度,生物活性,参考文献以及原材料中文名,拉丁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

    1.2.3天然活性成分构效关系数据

    天然活性成分构效关系研究是指同种类型天然活性成分(如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萜类)或天然活性成分经结构改造,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分析影响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建立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为设计和寻找高效低毒的化合物提供依据。

    具体包含的物理结构参数:电性参数(如Hammett σ常数、场效应参数F、共振电性效应R、偶极矩μ、氧化-还原半波电位、最高占有轨道HOMO、最低空轨道LUMO、紫外吸收光谱λmax等)疏水参数(如分配系数logP、取代基疏水常数π等),立体参数(如Taft立体参数Es、摩尔折射、范德华半径等),空间参数(如分子表面积、分子空间投影参数、Jurs分子局部电荷表面参数、分子体积和分子密度等),拓扑参数(如分子柔性指数,分子形状指数、子图形参数,连接指数等),构象参数等。

    1.2.4天然提取物生物活性数据

    天然提取物是运用现代提取技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具有多种极性相近的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混合物。通过检测天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可以分析中药产生药效作用的主要部位,进而指导活性物质的分离提纯。

    具体内容包括提取物的原材料信息,提取方法信息,活性评价方法,生物活性数据,使用检测仪器,活性评价相关人员信息等。

    1.2.5 制备方法数据

    中药制备方法包括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以及中药炮制等内容。

    1.    3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具体包括活性功能蛋白,内源性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物,抗体,疫苗,生物制品制备技术,生物活性鉴定方法。

    1.3.1活性功能蛋白数据库



    1.3.2内源性物质数据库

    内源性物质为体内代谢中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及有毒的代谢产物如氨、胆红素等。

    具体包括内源性物质的名称,结构,生理作用等。

    1.3.3 抗体数据

    抗体(antibody)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具有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抗体不一定都能杀灭相应的病原微生物。

    具体包括抗体抗体的发现,抗体的理化性质,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抗体的分类,抗体的特性。

    1.3.4 疫苗数据

    凡具有抗原性接种于机体可产生特异的自动免疫力,可抵御感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统称为疫苗。使用疫苗,可促进体内免疫系统功能,包括抗体的快速制造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具体包括疫苗的名称,类型,作用,制备方法。

    1.3.5 生物制品制备技术

    具体包括生物制品的名称,类型,功能,制备技术等。

    1.3.6 生物活性鉴定方法

    生物活性鉴定是研究生物制品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制品纯度和分子特性允许的情况下,建立规范的生物制品活性鉴定方法,并应用于生物制品的活性鉴定。

    具体包括生物制品的信息,及其生物活性鉴定方法等。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2020-6-29 17:24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0: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2.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数据就是研究和阐述控制药物质量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技术的一门学科,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理论基础及方法对药物的研究、生产、供应及临床用药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所获得的科学数据。

    具体包括分析图谱数据,分析方法与新技术,药物分析数据等。

    2.1分析图谱

    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图谱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图谱来分析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具体包括化合物紫外光谱,化合物红外光谱,化合物核磁共振谱,高压液相图谱,化合物质谱,化合物晶体结构,中药指纹图谱等。

    2.1.1化合物紫外光谱数据库

    紫外吸收光谱法,是基于物质对紫外光选择性吸收的分析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

    紫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位于紫外可见光区,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将不同波长的紫外光依次通过一定浓度的被测物质(扫描),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得吸收光谱图。

    具体包括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以及检测浓度,检测仪器型号等。

    2.1.2.化合物红外光谱数据库

    红外吸收光谱也称振转光谱,是由分子的振动及转动能级的跃迁而引起的。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过物质时,其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当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致时,分子便吸收能量并从原来的基太振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动能级。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就是红外光谱图。在红外光谱图中,横坐标为吸收波长或波数,表示吸收峰的位置;纵坐标为透光率,表示吸收峰的强度。

    具体包括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检测仪器型号等。

    2.1.3化合物核磁共振图谱数据库

    利用核磁共振光谱进行结构测定、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将磁性原子核放入强磁场后,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它们会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级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核磁共振光谱。

    具体包括化合物的结构,溶剂,检测方法,频率,仪器型号等。

    2.1.4化合物高压液相数据库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具体包括化合物的结构,流动相,色谱柱型号,仪器型号等。

    2.1.5化合物质谱数据库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得到质谱图。质谱图以离子的质量为横坐标,强度为纵坐标。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

    具体包括化合物的结构,检测方法,溶剂,质谱图,检测仪器等。

    2.1.6化合物晶体结构数据库

    X射线晶体学及衍射分析技术,是用X射线断层照射分析晶体化合物结构中原子、离子空间的分布排列情况、准确测定物质内部结构。

    具体包括化合物的空间坐标,晶胞参数,仪器型号等。

    2.1.7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

    中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原料药材、饮片、半成品、成品等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化学鉴定手段。借以鉴别真伪、评价原料药材、半成品和成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其基本特性是整体性和模糊性。

    具体包括中药名称,产地,检测方法,仪器型号,指纹图谱等。

    2.2分析方法与新技术

    各种药物分析方法是药物成分分析和结构的鉴定重要手段,新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药物分析的质量和速度。

    2.2.1 药物分析枝术

    根据药物分析的目的、检测原理及方法、检测样品及其用量和要求的不同,选用的检测方法就有所不同。一般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根据被测组分的某种特殊化学反应而建立的测定方法。由于测定形式不同,又可分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是根据被测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特性,使用比较复杂和精密的仪器进行检测的方法。根据测定时利用的被测物质性质的不同,仪器分析又可分为电化学分析法、光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

    具体包括各种药物分析技术和代谢产物分析技术。

    2.2.2 分析方法及设备

    介绍国内外有关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分析方法,有关药物质量控制的非标准方法---文献方法,有关药物分析的国内外著作以及用于药物分析的现代先进仪器原理、应用及发展,国内外药物分析学术会议交流信息,从事药物分析检测相关单位信息,有关药物质量标准政策法规及指南信息等。

    2.3药物分析数据

    药物经各种分析方法检测所获得的科学实验数据。包括生化药物分析数据,体内药物分析数据,中草药成分分析数据,药物结构分析数据等。

    2.3.1生化药物分析数据

    生化药物如氨基酸、蛋白质、肽类、糖类和酶类药物经科学分析实验所获得的分析数据。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理化测定法、电泳法、酶法、生物检定法和免疫法等。

    2.3.2体内药物分析数据

    对人和动物机体内(包括体液和组织中)微量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以了解药物在机体内的数量和质量变化,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以及药物在体内代谢的变化、方式和途径,从而为药物生产、剂型设计、临床应用和实验室研究等方面作出评价,保证药物的质量,改进和发展药物学。

    体内药物分析采用的样品为机体内的体液和组织,其中最常见的为血液(全血、血清和血浆)、尿液和唾液,少数也可为精液、汗液、泪液、乳汁和粪便。

    2.3.3中草药成分分析数据

    各种中草药有效成分借助药物分析手段进行定量分析所获得的科学数据。具体包括中药名称,定量分析方法,化学成分分析等。

    2.3.4 药物结构分析数据

    随着现代化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析仪器和技术。光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层分析法、分子结构测定技术、核磁共振技术、X射线结构分析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药物结构测定的手段。

    单晶X射线衍射(X射线晶体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它使用X射线准确测定结晶样品中各原子的实际位置。除X射线单晶衍射仪外,X射线晶体学系统一般包括专用计算机及相关硬件和软,用以进行仪器控制、数据还原、分子结构求解和精修、以及最终结果的表达和画图。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2020-6-29 17:24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3. 药理学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又称药动学。

    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具体包括化学药物、中药和生物制品的生物活性、药效药理作用、安全评价、药代动力学、药理学评价方法、药理学实验仪器、药物作用机理分析、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配伍等。

    3.1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是对疾病有预防、治疗等用途的化学物质。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将化学药物分为天然提纯药物与化学合成药物。

    具体包括药物的生物活性,药效药理作用,药物安全性,药代动力学,药物评价方法,药理学实验仪器设备,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配伍。

    3.1.1 药用基本药物生物活性数据

    药用基本药物(essential drugs)是满足人们医疗卫生优先需求的药物,其选择依据是,与公众健康密切相关的、疗效好、安全、相对费效比良好的药物。在运转良好的卫生系统中,基本药物要随时都能以足够的数量、适当的剂型、有保证的质量、充分的信息、个人与社会可承受的价格满足供应。基本药物的生物活性是药物发挥疾病治疗作用和产生不良反应的实验依据,为提高新型药物的选择性和疗效提供信息依据。

    具体包括基本药物的药品名称、理化特性、药理作用(药效学、药动学)、化学结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用慎用、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

    3.1.2 药效药理作用数据

    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具体包括药物的名称、理化性质、化学结构、检测方法类型、检测方法、生物活性数据、作用机理分析等。

    3.1.2 药用化合物安全性数据

    药用化合物安全性是指研究药用化合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毒性和危害作用。为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具体包括药用化合物的信息,化合物中毒的特征和类别,化合物的毒性作用及机制。

    1.1.3化学药物药代动力学数据

    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并运用数据原理和方法阐述药物在机体内的量变规律。化学药物药代动力学是指化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具体包括化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组织分布,生物转化,AUC,血药峰面积,最高血药浓度Cmax,以及达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Tmax。

    3.1.4 药物评价方法数据

    在药理学研究过程中,采用适当的药物评价方法,可以正确地观察药物的药理作用,科学地评价药物的疗效,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发现药物作用特点和预测可能的不良反应。建立各种与疾病相关的药物评价方法,是新药筛选与先导物发现的主要途径。

    具体包括药物评价方法的目的和原理,实验方法,结果评价,参考文献。

    3.1.5 药理学实验仪器设备

    药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对于药理学的研究无论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器官水平还是整体动物水平,研究药物的生物活性、药效学和药动学,都离不开科学仪器设备的检测。

    具体包括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主要功能,精确度,操作步骤等。

    3.1.6 药物作用机制分析数据

    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将从分子水平揭示药物的作用途径。

    具本包括药物的生物活性,作用靶点,动物实验结果,作用机制分析。

    3.1.7 药物相互作用数据

    药物相互作用,即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同时服用的另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其结果是一种药物的效应加强或削弱,也可能导致两种药物的效应同时加强或削弱。药物相互作用可分为两类:(1)药代学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另一种药的吸收、分布或代谢。(2)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是指激动剂和拮抗剂在受体部位的相互作用。

    具体包括药物与相互作用药物的化学信息,对于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相互作用结果。

    3.1.8 药物配伍数据

    当应用一种药物疗效不佳时,就需要选择其他的药物进行合理的配伍。那么什么样的配伍才算合理的配伍呢?从药效学上来说,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两药应用产生协同作用;二是两药应用产生相加作用。当然,有些药物的配伍作用相互拮抗,这种配伍是临床应该避免的(属于配伍禁忌的范畴)。但是,当药物发生中毒时,我们可以利用此拮抗作用来进行抢救。从药动学上来说,不外乎影响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这四个方面来产生作用,但这也属于配伍禁忌及用药注意事项的范畴。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为了掩盖主药的不良反应而进行配伍,这属于合理配伍的范畴。总之,临床上的合理配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增效作用;二是降低主药的不良反应。

    具体包括应用药物,治疗疾病,不良反应,配伍药物,以及配伍后的效果。

    3.2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病病 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它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包括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等。

    3.2.1中药药理学数据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具体包括中药活性物质研究,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药动学研究。

    3.2.1.1中药提取物生物活性数据

    中药提取物作用于生物大分子、细胞、离体器官或整体动物所产生的生物效应。中药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以及生物活性评价模型需要建立标准操作规程,以利于生物活性数据的可追溯性和科学性。

    具体包括中药,中药提取物,提取方法,生物活性检测模型,相关疾病,生物活性数据,活性评价等。



    3.2.1.2 中药药效学数据

    中药药效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具体包括中药信息,化学成分,有效成分,作用机理。

    3.2.1.3 中药药代动力学数据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具体包括中药信息,主要化学成分,体内吸收、分布和代谢特点,排泄过程。

    3.3.2中药毒理学数据

    中药毒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中药的安全性做出评价,为临床试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具体包括单味药毒性研究,临床报告毒性,中药毒理学研究。

    3.2.2.1 单味药毒性研究结果

    单味药的毒性研究结果具体包括中药,急性毒性试验(半数致死量测定,最大耐受量测定),长期毒性试验(选择动物,使用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试验周期,生理指标的观察)。



    3.2.2.2 临床报告毒性数据

    中药临床报告毒性数据是中药临床应用过程中所记录的中药毒性数据。

    具体包括中药信息,毒性类型,毒性成分,减小毒性措施。

    3.2.2.3 中药毒理学研究数据

    中药毒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中药的安全性做出评价,为临床试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中药毒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

    具体包括急性毒性试验中得到的半数致死量测定,最大耐受量测定,长期毒性试验中所选择动物,使用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试验周期,生理指标的观察。

    3.3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目前,我国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活性制剂(包括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重组DNA产品、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微生态制剂等)。

    具体包括生物生化药物药理学实验数据,毒理学实验数据,药代动力学实验数据,质量标准数据,检验方法数据。

    3.3.1生物生化药物药理学实验科学数据

    生物生化药物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研究依据不同生物制品的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生物制品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为生物生化药物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具体包括生物生化药物,用途,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以及、结论。

    3.3.2生物生化药物毒理学实验科学数据

    生物生化药物毒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生物生化药物的安全性做出评价,为临床试验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具体包括生物生化药物,用途,急性毒性实验,长期毒性实验。

    3.3.3生物生化药物药代动力学实验科学数据

    生物生化药物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生物生化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并运用数据原理和方法阐述药物在机体内的量变规律。

    具体包括生物生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组织分布,生物转化等。



    3.3.4 生物制品质量标准数据

    生物制品除用于临床治疗和诊断以外,还用于健康人特别是儿童的预防接种,许多药物参与人体机能的精细调节,在极其的微量情况下就会产生显著的效应,任何性质或数量上的偏差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储存、供应及使用过程中严格贯彻药品的质量标准,才能有效控制和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性。

    具体包括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储存、供应以及使用标准。

    3.3.5 生物制品检验方法数据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各种生物制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建立科学的检验方法,以确保生物制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具体包括生物制品,有效成分,检验方法学的基本原理,方法。

    3.4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而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具体包括实验动物资源、实验动物生理病理、实验动物遗传、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动物代谢、实验动物饲养繁殖管理等数据。

    3.4.1 实验动物资源数据

    实验动物资源是指能够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实验动物。

    具体包括实验动物的名称、生物学特性(一般特性,解剖学特点,生理学特点,主要品系和种群)、在生物医学中的选择应用(药物评价和毒性试验),以及饲养管理等。

    3.4.2 实验动物生理病理数据

    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建立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疾病动物模型和生物学动物模型,对于探索生命奥秘,控制人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包括实验动物,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人类相关疾病。

    3.4.3 实验动物遗传数据

    从遗传学角度讲,实验动物是具有明确遗传背景并受严格控制的遗传限定动物。根据其遗传特点不同,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封闭群(远交群)和杂交一代动物(F1代)。

    具体包括实验动物,遗传特点。

    3.4.4 实验动物模型数据

    医学研究常常使用动物模型作为临床和实验假说的试验基础,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复杂的,要深入探讨其机理及防治离不开动物实验,许多研究可能也不允许在人体上施行,因而可以通过动物体复制出类似人类的各种疾病及某些生命现象的研究,推论到人类,来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控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可分为疾病动物模型和生物学动物模型,疾病动物模型又可分为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和利用转基因技术制作的动物模型。

    具体包括动物模型名称,类型,模型介绍,模型应用。

    3.4.5 实验动物代谢数据

    研究药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及排泄的过程。

    具体包括实验动物,药物,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分布器官、代谢产物、排泄情况。

    3.4.6 实验动物饲养繁殖管理数据

    对于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的人工饲养繁殖管理是实验动物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实验动物对于饲养条件的要求不同,繁殖要求也不相同。

    具体包括实验动物,饲养环境,饲养时间,繁殖要求等。

    3.5 药物发现技术方法

    新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对于药物的发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研究,计算机科学,快速的结构鉴测技术,蛋白功能确认技术等。

    具体包括技术方法的发展历程,目前应用情况。

    3.5.1 药物筛选技术方法

    药物筛选是药物研究过程中的最初阶段。药物筛选方法技术可分类三类,一、原始时期药物筛选技术,通过亲身尝试,认识和发现药物;二、现代药物筛选技术,以实验动物作用药物筛选的观察对象,以动物对药物的反应,证明某些物质的药理作用,评价其药用价值。三、高通量和超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随着近几年来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药物筛选的实验系统不断向微量、快速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具体包括药物筛选技术,药物筛选方法,在药物发现中的作用。

    3.5.2 仪器设备数据

    药物的筛选与发现是药物研究的最初始阶段,仪器设备的使用现代药物发现的重要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药物发现的进程。

    具体包括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主要功能,精确度,操作步骤等。

    3.5.3 药物靶点数据

    药物靶点是指能够与特定药物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特定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特定的生物分子。新的药物靶点的发现,是实现药物创新的基础,是寻找新作用机制药物的关键环节。

    具体包括药物靶点,靶点配基,靶点药物,相关疾病,靶点三维结构,靶点在体内分布特点,同源蛋白等。

    3.5.4 药物筛选模型

    药物筛选模型(drug screening model, drug screening assay method)是用于证明某种物质具有药理活性(生物活性、治疗作用)的实验方法,这些实验方法是寻找和发现药物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在长期寻找药物的实践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用于新药筛选的各类模型,在新药发现和研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具体包括药物筛选模型,目的,原理,方法,特异性,稳定性等。

    3.5.5 虚拟药物筛选

    虚拟药物筛选(virtual screening)是指通过应用各种计算方法,过滤庞大的化合物数据库,从中选择部分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检测。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可将虚拟药物筛选分为基于小分子配体的虚拟药物筛选和基于大分子蛋白的虚拟药物筛选。

    具体包括虚拟药物筛选应用软件,理论方法,研究对象,操作过程,结果如何分析评价。

    3.5.6 构效关系

    构效关系是指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定量/定性关系。构效关系的研究对于设计和筛选生物活性显著的药物,以及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等均具有指导作用。

    具体包括活性化合物结构,生物活性,构效关系,以及构效关系的意义。

    3.6 其它

    3.6.1 实验试剂数据

    实验试剂是完成各种科学实验的物质基础,实验试剂的生产、销售与保存信息对于实验试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具体包括实验试剂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储藏条件,生产单位,销售单位。

    3.6.2 中药药效标准研究

    中药药效标准是当前中医药走向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药在什么方面有效,有效的标准如何确定,如果用现代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药的药效可能会出现令人失望的结果。因此,需要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方法,建立中药药效评价标准体系,以促进中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具体包括中药,有效成分,图谱,评价方法等。

    3.6.3 细胞系相关研究

    细胞系(cell line)就是指从原代培养物经传代培养后得来的一群不均一的细胞,可以长期连续传代。根据细胞系在体外能否持续传代,可将细胞系分为有限细胞系(finite cell line)与无限细胞系(infinite cell line)。通过选择或克隆化培养,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遗传、生化性质或特异标记的细胞群称为细胞株(cell strain)。

    具体包括细胞系,传代培养方法,特点等。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2020-6-29 17:24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0: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4.药剂学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药物制剂研究主要包括新药的制剂研究,药物剂型改革和新剂型的开发研究等。

    具体包括处方筛选与制备工艺,新剂型与新技术。

    4.1处方筛选与制备工艺

    药剂学已证实,同一原料制成不同剂型,其作用开始时间、强度、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同一剂型,当辅料成分、工艺方法改变时也会影响到作用强度与持续性。因此,制剂的处方、制备工艺和辅料规格、来源及其质量对制剂的药效影响很大,必需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具体包括化学药品和中药的处方筛选与制备工艺。

    4.1.1化学药品

    根据化学药品的溶解性等理化性质特点及适应症,运用现代药剂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将化学药品研制成科学、合理的药物剂型。

    具体包括化学药品,适应症,原料药,制剂处方,制备工艺,辅料成分,辅料规格、来源,药效作用开始时间,作用强度,持续时间。

    4.1.2中药

    中药制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药剂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将传统中药(单味药或中成药)剂型改革成现代的药物剂型。

    具体包括中药方剂,中药复方。

    4.1.2.1中药方剂数据库

    中国医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以及推动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方剂的研究必将为中药方剂的继承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具体包括中药方名,组成,功用,主治,药理研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参考文献。

    4.1.2.2中药复方制剂数据库

    中药复方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药剂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将传统中药方剂改革成现代的药物剂型。

    具体包括中药复方名称,单味药及其用量,配制理论,剂型,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等。

    4.1.3生物制品

    随着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肽和蛋白质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医药工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同时也给药物制剂带来新的挑战,由于生物制品多为多肽和蛋白质类,性能很不稳定,因此如何将这类药物制成稳定、安全、有效的制剂,是目前的面前的主要问题。由于这类药物及其制剂疗效独特应用日益广泛,因而生物制品制剂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包括生物制品名称,类型,特点,治疗疾病,制剂制备工艺。

    4.2新制剂及新技术

    新制剂及新技术按给药途径和新型制剂技术顺序介绍新型药物给药系统。给药途径主要包括新型口服给药系统、肺部给药系统、粘膜给药系统、透皮和指甲给药系统、胃肠道定位给药系统、注射和植入给药系统等。

    新型制剂技术包括靶向给药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固体微粉化技术、包合技术、包衣技术、乳化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微囊与微球制剂技术、喷雾干燥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小丸挤出滚圆技术、纳米技术、聚乙二醇化技术及其在药物新剂型中的应用。

    4.2.1新型口服给药系统

    这类制剂是指通过控制口服制剂药物释放速度,从而使药物按照特定的时间模式进入血液的一种给药方式。按照释药速度模式通常可进一步分为速释、控缓释和脉冲给药技术。

    资料信息具体包括新型口服制剂新辅料和新材料数据、制剂技术和相关新剂型应用方面数据。

    4.2.2肺部给药系统

    肺部给药系统是指将药物直接传递到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局部治疗或者药物从该处进入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给药方式。目前剂型主要有定量、液态和干粉吸入剂等三大类。

    内容包括肺部药物传递系统的各类商品和在研的吸入器、药用辅料、新型制剂技术以及新剂型应用等方面数据。

    4.2.3粘膜给药系统

    粘膜给药是指药物与生物粘膜表面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局部治疗或通过该处上皮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给药方式。粘膜给药可进一步按给药部位分为口腔、鼻腔、眼、阴道和子宫、直肠等给药系统,剂型根据需要可以是片剂、滴丸、口蹦片、嘴嚼片、口含片、口香糖片、膜剂、棒剂、粉剂、软膏剂等。

    内容包括应用于口腔、鼻腔、眼、阴道和子宫、直肠等的新型给药器具、药用辅料、新型制剂技术以及制剂应用方面数据。

    4.2.4透(经)皮和指甲给药系统

    透(经)皮和指甲给药系统是指经皮肤或指甲敷贴给药,药物在用药部位或经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局部或全身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给药方式。

    具体包括透皮制剂新辅料和新材料数据、制剂技术和相关新剂型应用方面数据。

    4.2.5胃肠道定位给药系统

    胃肠道定位给药系统是指通过口服达到胃、小肠或结肠,进行定位释放,从而直接治疗局部疾病或在该部位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给药方式。

    具体包括胃、小肠和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新辅料和新材料数据、药物制剂相关技术和新剂型应用方面数据。

    4.2.6注射和植入给药系统

    这类给药系统是指将药物直接注射或植入人体特定部位的给药方式。

    具体包括这类给药系统使用的新辅料、新材料和新器械数据、以及新型注射和植入制剂技术和相关新剂型应用方面数据。

    4.2.7靶向给药技术

    靶向给药技术是指利用惰性载体系统将药物直接靶向到特定的药物作用部位。靶向给药技术可分为前体药物技术和药物载体传递系统等。其中前体药物制剂技术是将一种具有药理生活性的母体药物,导入另一种载体基团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人体中以过生物转化,释放出母体药物而呈显疗效的给药技术。而药物载体传递系统是指利用可溶性或不溶性的生物惰性大分子材料直接传递药物到作用部位的制剂方法。不溶性药物载体按类型可分为微米粒子、纳米粒子、脂质体、类脂质体(Niosomes)、脂蛋白药、活性碳、细胞和病毒等;可溶性药物载体按类型可分为抗体、DNA、低分子蛋白、糖蛋白、白蛋白、激素以及天然和合成的生物高分子材料等。

    具体包括前体药物载体材料和药物载体给药系统材料数据、前体药物制剂技术和药物载体技术数据、相关剂型应用方面数据。

    4.2.8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是指药物以分子、胶态或微晶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固体辅料中的制剂技术。

    资料信息包括固体分散技术数据和制剂应用数据。

    4.2.9固体微粉化技术

    固体微粉化技术是指通过将大块固体粉碎或将分子/离子聚集的方式形成药物微粉的制剂技术。

    资料信息包括固体微粉化技术数据和制剂应用数据。

    4.2.10包合技术

    包合物技术是指通过将药物分子包合在辅料分子形成包合物的制剂技术。

    信息内容具体包括包合材料数据、包合生产技术数据和新剂型应用方面数据。

    4.2.11乳化技术

    乳化技术是指将一种液体的小粒子或液滴不通过化学反应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分散体系的制剂技术。采用乳化技术的剂型涉及了所有给药途径。

    信息内容具体包括乳化使用的辅料和新材料数据、乳化生产技术和新剂型应用方面数据。

    4.2.12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技术是指将药物包封在小单层或多层脂质体或多囊泡脂质体中的一种制剂技术。脂质体技术可应用于不同给药途径的剂型。

    资料信息包括脂质体技术使用的辅料和新材料数据、脂质体制备技术和新剂型应用方面数据。

    4.2.13微囊与微球制剂技术

    这类技术系指将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囊膜内作为囊心物,或者将药物均匀分散或镶嵌在以高分子材料为骨架物的微米粒子内的制剂技术。因药物在粒子中分布情况不同,前者粒子通常被称为微囊(microcapsules),而后者则为微球(microspheres)。

    信息内容具体包括微囊与微球使用的辅料和新材料数据、微囊与微球生产技术和新剂型应用方面数据。

    4.2.14包衣技术

    包衣是药剂学中应用于固体制剂(包括粉末、微丸、颗粒、片剂、胶囊等)的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信息包括包衣材料、包衣技术以及包衣制剂应用等数据。

    4.2.15喷雾干燥技术

    喷雾干燥本身是一个一步将溶液、乳液或悬浊液通过喷头直接获得干燥的微粒的生产方法。喷雾干燥在新型制粒工程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资料信息具体包括喷雾干燥设备数据、喷雾干燥辅料材料数据、技术在中药、西药和生物制剂生产中的应用数据。

    4.2.16冻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是将含水物品预先冻结,然后将水分在真空状态下去除的一种干燥技术。其中干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真空状态下让冰升华去除游离水分,第二阶段再通过提升温度进一步去除残余水分。冷冻干燥技术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避免使用高温,因为高温能让蛋白变性,聚集和分解。

    资料信息具体包括冷冻干燥设备数据、冷冻干燥辅料材料数据、技术在中药、西药和生物制剂生产中的应用数据。

    4.2.17小丸挤出滚圆技术

    小丸挤出滚圆技术是一个于1964年发明,1970年首次应用于制剂的小丸制备技术,其制备技术由制粒、挤出、滚圆和干燥四步组成。这是一个目前口服控缓释制剂中应用最广的成丸方法。

    信息包括小丸挤出滚圆技术设备数据、原料性质和工艺与参数、挤出滚圆小丸的制剂应用、以及其他相关制丸技术等。

    4.2.18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利用原子、分子和其它类型物质在1到100纳米范围内的新特性和新功能对他们在这一尺度范围内进行操纵和加工,从而在分子和原子水平创造和利用新材料、装置和体系的工艺技术。药用纳米技术能克服传统药物在制剂技术方面的诸多缺陷和局限性,从而具有很大的制剂应用潜力。

    信息包括纳米评价技术、纳米新材料数据、利用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子、陶瓷纳米粒子、铁磁性纳米粒子(Ferrofluids)、聚合物纳米胶束、纳米脂质体、树突状纳米结构(Dendrimers)、纳米晶体和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剂技术和剂型、以及利用纳米表面特性的靶向制剂技术和剂型。

    4.2.19聚乙二醇化技术

    聚乙二醇化技术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最先研发出来的一个将聚乙二醇(PEG)联结到母体药物分子上,从而改善药物药代动力学的一个技术。

    资料信息包括聚乙二醇化技术数据和药物应用数据。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2020-6-29 17:24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0: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临床研究

    新药临床研究是新药在人体进行的安全性与疗效的评价,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新药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新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目的是确定试验用新药的疗效与安全性。

    临床研究数据具体包括临床试验数据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

    1.临床试验

    新药的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新药的安全有效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新药的临床试验必须遵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 GCP)原则,必须有科学的设计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新药临床试验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临床试验一般分为I~IV期,各期的试验目的和观察终点不同。

    具体包括化学药品、中药以及生物制品的临床数据。

    1.1化学药品临床试验数据

    临床试验方案的制定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符合GCP的要求和我国SFDA的有关法规的要求,以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临床试验的科学性。方案在实施前必须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化学药品临床试验数据具体包括临床研究计划,I期、II期、III期和IV期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并根据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1.2中药临床试验数据

    临床试验方案的制定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符合GCP的要求和我国SFDA的有关法规的要求,以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临床试验的科学性。方案在实施前必须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中药临床试验数据具体包括临床研究计划,I期、II期、III期和IV期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并根据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1.3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数据

    临床试验方案的制定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符合GCP的要求和我国SFDA的有关法规的要求,以确保受试者的权益和临床试验的科学性。方案在实施前必须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数据具体包括临床研究计划,I期、II期、III期和IV期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并根据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2.生物等效性试验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ance)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以相同剂量用于人体,其吸收程度和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生物等效性试验包括生物利用度试验和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率。

    具体包括化学药品、中药和生物药品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

    2.1化学药品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

    化学药品在生物利用度试验和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所取得的数据信息。具体包括化学药品名称、化学结构、给药后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能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峰浓度,Cmax),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峰时间,Tmax)以及随机双盲试验的统计结果。

    2.2中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

    中药因其化学成分复杂和药理作用独特,在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具有与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不同的特点。具体包括中药名称,单味中药的组成,主要有效成分、给药后血浆主要有效成分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所能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峰浓度,Cmax),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峰时间,Tmax)以及随机双盲试验的统计结果。

    2.3生物制品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

    生物制品在生物利用度试验和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中所取得的数据信息。具体包括生物制品名称、生物制品的主要化学成分,给药后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能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峰浓度,Cmax),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峰时间,Tmax)以及随机双盲试验的统计结果。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站内搜索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
    !4!
    • 电话咨询

    • 13720223167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工业网 ( 浙ICP备12009778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4 0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