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11 分钟前 |
---|
签到天数: 19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我国酶制剂工业是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产业。自1965年国家建立第一个专业酶制剂工厂--无锡酶制剂厂,至今仅有34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不断引进技术、资金和设备,酶制剂工业得到迅猛发展;产量由1965年的10吨增长到1998年的21.9万吨,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 度增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酶的使用,使全国一年味精、淀粉糖、柠檬酸、酒精、白酒、啤酒用粮仅3,000多万吨,按平均节粮2.3%,一年可节粮近百万吨。换句话说、一家万吨产量的味精厂一年可多产味精400吨,淀粉厂消耗从2.3吨降至1.78吨,酶使应用工业成本下降,效益提高。此外,酶在饲料、纺织行业的应用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酶制剂工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5 j' ~/ U! A( W# @8 ?* Z0 {
酶是生物细胞原生质合成且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因其来源于生物体,故通常称为"生物催化剂"。世界酶制剂工业从19世纪末诞生,二次世界大战后抗生素工业的通风搅拌发酵技术的利用,使微生物酶制剂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而20世纪后期遗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则促使世界酶制剂工业持续地高速发展,成为生物工程4大主导产业中最早产业化的高技术产业。由于生物酶催化的优越性,对应用产业在开发新品种。提高质量、节约原料和能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方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 w6 v, D# i" N3 ?4 t: D( r8 ^: K# ~: Z2 x8 K% ]2 x- l7 H# b' a
自力更生 填补空白
9 @+ o# j/ o; M) r. u& v0 O 我国建国初期,前苏联曾拟在保定电影胶片厂援建一个车间生产蛋白酶,为胶片回收服务,后因中苏关系破裂而天折。I 963年、江苏省轻化工业厅科学研究所搞科研开发、选用北京纺织工业研究所筛选的枯草杆菌BF-7658菌株,完成了生产淀粉酶的实验室工作。同年9月,无锡抗菌素厂派出技术人员到南京协同研究所进行小试和中试。至次年6月、厂所合作研制出新品种、通过鉴定 后在无锡抗菌素厂投入工业化生产,随后单独建立了无锡酶制剂厂,为我国新型酶制剂工业填补了一片空白。1965年10月,无锡市决定将该厂并入无锡市酒厂,第二年产量从10吨增至128吨,从 而扭转了酶制剂生产初期规模小。成本低、企业亏损的局面,使我国酶制剂工业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
0 [. u' G) [1 n) W. a" i% K 之后,江苏连云港、北京、山东济南、上海、天津、湖南衡阳、广西桂平、安徽合肥、黑龙江肇东、山东沂水等地也陆续兴建酶制剂工厂或车间。到1976年,全国17个省市建起20家工 厂,年产量达到3,000吨。然而,因多种原因使配制剂生产落后,发展缓慢。国家为了促进这一新兴工业的健康发展,指示原轻工业部召开两次生产和应用座谈会,共商发展大计。第一次会议 在1976年5月召开,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酶脱毛新工艺应予支持"的指示,以及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文件中"1977年猪。牛皮要普遍采用酶法工艺"的要求,提出了12项 "酶制 剂工业试验项目和调查总结建议" ,使我国的酶工业从纺织、食品发酵初始应用的基础上,向皮革、洗涤剂、造纸、饲料等新的应用领域拓展,由此使酶制剂工业走出了困境。
. S1 @8 k; m$ ~$ U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轻工业部又于1979年召开第二次座谈会,总结了我国酶制剂工业初创阶段发展的经验教训卜并根据世界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经验和我国国情,确定了酶制剂"生 产要集中,应用要广泛"的产业发展方针,达成了酶制剂生产应根据大区建厂、集中生产,不必强调省区自给的共识;达成了广泛开展酶制剂应用研究,以应用促进市场开发,以市场开发促进 酶制剂发展的共识。会议还提出了科研开发、生产应用中7个方面需要合作攻关的重点课题。到1980年、全国酶制剂产量达到8,940吨,品种从单一BF-7658增加到12种(淀粉酶1种,中、碱、酶性蛋白酶10种,脂肪酶1种)。
) |. ~" z- q9 N/ n) ]' \, A+ d
/ J3 t# W% S' s$ r1 |0 J' B& Q全国科研攻关实现持续创新
8 w Z0 L$ Q7 Q F, ?5 D' B 我国酶制剂工业在"六五"至"八五"期间,持续15年平均年增长率过20%。这是全国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以及酶制剂生产、应用企业科技人员"三结合"攻关的结果。较为突出研究成果如下所列: 9 m/ K' @7 i" ?/ `! x
中科院微生物所于1979年选育出uv-II菌种,糖化酶活力超 # T1 F( Z. G" s8 B
3,000μ/毫升,当年在无锡酶制剂投入工业化生产,并成功地在白酒、精工业推广。无锡轻大'四川食品工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又在菌种诱变、工配方"装备改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快将其发酵活力提高到10,000μ/豪升。科研和应用开发大大加快了这一耀酶种的产业化发展,使其产量从1980年的l,791吨增加到1985年的13,541吨,1990年增长到50,216吨。据推算,该酶种仅在白酒、酒精行业应用已能节粮22万吨,产生1.1亿元的经济效益。
5 k7 Q$ C2 L- c# j' [' z4 N2 y 另一方面,上海新型发酵厂、上海合成洗涤剂厂、天津酶制剂厂在原轻工业部日化所的支持下,开发成功洗涤剂用的碱性蛋白酶。1982年上海率先生产出II型颗粒洗涤剂酶,成为我国酶工业的又一新成果。1985年,浙江德清生化总厂从复且大学、上海工微所转让技术,经过消化吸收,不断改进颗粒酶的质量,并加大技改投入,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洗涤剂酶生产的骨干企业。 ( N4 C$ q6 N+ \% z% P
在"七五"期间,国家科委组织原轻工业部食品发酵所"中科院微生物所、山东大学、成都生物所等单位,进行淀粉加工和啤酒用酶、轻化工用酶、医药工业用酶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研究所得的固定化葡萄糖异物酶、异淀粉酶、β-葡聚糖酶。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果胶酶、β-淀粉酶、纤维素酶,均陆续投入工业化生产。同时,还由天锡市酶制剂厂承担,中科院化冶所、天津工微所、清华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共同对工业用酶大规模分离提取设备进行研究,使科研攻关从菌种、发酵延伸至提炼;从工艺研究延伸至装备研究;从因液分离到颗粒酶的制造技术,实现了合作攻关。这些都为我国酶制剂工业提炼水平的提高。液体浓缩酶和颗粒酶等新剂型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和设备基础。引进按术设备 蹲步迅猛发展 , |6 b0 g- q3 o! N ^; P8 ^
为了加快我国酶制剂工业现代化的步伐,80年代中期,原轻工业部先后3次组团率天锡酶制剂厂远赴日本,并率上海新型发酵厂'天津酶制剂厂赴欧洲考察,了解世界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状况。考察后,上海率先引进了酶制剂提取设备,以改进洗涤剂酶的固液分离,提高产品质量。% l c4 l: {* ~! |) E" E8 k5 o) |
随后,国家计委批准无锡酶制剂厂年产2万吨酶制剂技改项目建议书。无锡厂通过洽谈、比选后从美国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自1989年起高温淀粉酶、高转化率糖化酶相继投入工业化生产;1990年,该厂又引进关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协助下,该厂不仅在规模上跃居东南亚之首,而且在工艺技术、装备上都达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国际水平。
( f* p/ f9 J/ ~( N- [6 Z! m" I 之后,我国酶制剂行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的情况开始出现。主要的合作形式有两种:一是外方以技术投入为主,如长春力达、江阴星达、唐山柯东等;一是外方以资金投入为主,如房山利用香港安达的资金成立美的公司,肇东间接利用香港华润的资金等。1994年年初,世界最大的酶制剂企业诺和诺德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在中国进行战略性投资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期工程为投资1.5亿美元在天津建立工厂,并于1998年4月正式投产。1998年,无锡市酶制剂厂经过3年的洽谈,最后与杰能科国际公司实行强强联合,组建无锡杰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自此,我国酶制剂工业形成了一个崭新的格局。
9 D3 [" ] l' t) F
8 {9 E1 ^( Y1 C8 e产量品种猛增 应用广泛深远 9 P6 \: }% i: P4 {1 q+ \
产量持续高速增长。我国酶制剂产量在"六五"至"八五"期间持续高速增长,每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达22%、28%和21%。据酶制剂行业不完全统计:1965年全国酶制剂产量仅10吨,1998年上升到21.9万吨;年产量超过万吨、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有江苏无锡'浙江德清、苏州宏达、山东沂水和张家港华昌5家。6 I! X8 P9 l$ e( T' Z# A) `
品种不断增加。1965--1980年间,规模生产的品种有BF-7658、脂肪酶,以及1.398、3942、537、166、2709、209蛋白酶等12种;20世纪80年代增加的品种有糖化酶、果胶酶、异淀粉酶、β-淀粉酶、固定化葡萄糖异物酶青霉素酰化酶等8种;20世纪90年代增加的品种有高温淀粉酶、低温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啤酒复合酶、饲料复合酶、α-乙酰乳胶脱羧酶'植酸酶等10种。
8 o9 A1 q2 p# y' }3 A1 o! h' l 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酶制剂行业在菌种、工艺、装备及管理水平方面不断提高,几个主要产品的发酵水平更翻了几番。例如,中温淀粉酶的发酵水平达到600--700μ/毫升,高温 淀粉酶达到5,000-7,000μ/毫升,糖化酶达到28,000-35,000μ/毫升,碱性蛋白酶达到20,000--25,000μ/毫升 (均为中国标准) 。在提炼收率方面,中温淀粉酶达到85,88%(喷雾干燥) ,糖化酶80,81%(固体) 。产品从早期的发酵直接使用"盐析、喷雾,提高到有机溶剂沉淀"造粒产品'固定化产品比例逐步提高,液体浓缩型产品比例也明显提高。产品逐步走出国门,销往欧洲"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6 E/ @$ b' y' r5 D( P- F- f2 W0 ~
应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通过"三大战役" ,酶制剂应用日趋广泛。1965--1979年间开发了纺织退浆、淀粉加工用的中温淀粉酶,用于皮革生产的中、酸、碱性蛋白酶,为纺织品品质的提高、产品出口,饴糖、酿酒及酒精行业出品率的提高,节约粮食,工艺改革,实现机械化,以及为皮革污染治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9年至今,由于高温淀粉酶、高转化率糖化酶"双酶法制糖"的酶特性和喷射液化装备的配套,使淀粉深加工行业大为得益。
# z7 D) q% B8 S, o8 h3 G' x- G 在迎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巨大成就,还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整体上存在5-10年的差距。目前,我国酶制剂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力;企业规模小,技术、管理水平低;生产不集中,布局不合理;应用开拓还处于初中级阶段,还跟不上自身发展和下游产业的需要。所以,我们要认真分析我国酶制剂行业和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在实践中创造出中国特色的酶制剂工业,进一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