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发酵工业论坛专家群简介! 发酵原料样品在线申请! 2016食品与医药发酵产业联展
发酵企业数据库,火暴抢购中! 大量发酵技术文献免费下载 发酵工业网专家组,技术服务内容
发酵人才招聘! 美谷分子仪器高效微生物筛选技术资料下载! 《发酵科技通讯》杂志及年会征稿要求!
查看: 4931|回复: 1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简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8-6-16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100系列生物传感分析仪快速、精确测定葡萄糖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建于1957年,曾隶属于国家化工部、国家药监局等,2000年10月转制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整个集团从业人员2500人,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总资产10亿元人民币。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拥有诸多特色和优势:
      ——科研机构设置及其科研方向涵盖了整个药学领域。目前设有药物创新中心、化学制药部、生物制药部、药物制剂部、药理室、中药室、制药过程与装备研究室等7个研究部室,可以进行化学合成药、微生物与生化药、中药及中药现代化制剂、药物新型制剂品种的研究开发以及有关重大品种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部等部委相继在我院设立了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药品包装材料科研检测中心、国家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等4个国家级中心和“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上海医药工业科研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和输出源。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3人。2000年9月,经国务院学科评议委员会审定,该院成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了药学领域所有学科的博士生培养资格,有5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先后为国内医药工业界输送博士、硕士500余人。自2000年2月起,该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目前在读硕士、博士生规模达到258人。
      ——众多科研成果推动了人类医药事业的发展。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先后经鉴定认证取得科研成果50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发明奖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413项(其中7项获国家、部委级优秀专利奖),累计授权专利88项;目前,拥有新药证书250本;已与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德、法、意、日、韩、奥地利、印尼等国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1800多项次的科研成果推广到了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医药企业转化为生产力;目前,沪深股市医药板块中有30多家上市公司以该院转让成果作为主打产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升。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先后推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改变了对国外有关药物的进口依赖,如溶血栓药物“高纯度尿激酶”、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一类新药“呋喃丙胺”、“ 头孢硫脒”、“胶原酶”等,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形成了竞争优势;维生素B6恶唑还原合成新工艺专利被上海罗氏公司受让使用;抗肿瘤药物“依托泊甙”的生产工艺在美国获得药品新工艺专利;对维生素C生产工艺的重大创新,为我国成为维生素C生产大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等等。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自主创新力在中央企业最新排序中位居第13位(2006年度)。
      ——高新技术企业群初步凸现。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医工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干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其中,由该院作为主发起人并联合其它4家发起人、经过资产重组的“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0420),并进入上海市工业企业500强、中国制药企业100强名单,骨干产品阿齐霉素、硫辛酸已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正在致力于成为国家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新技术医药企业集团。
    上海市北京西路1320号 200040
    电话86 21)6247 9808 传真86 21)6279 1715
    http://www.sipi.com.cn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9: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久弥新--我院抗感染药物研发史话

    熊蔚霞
        抗感染药物是目前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药物品种之一,也是当今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品,其销售额占世界药品销售总额的15%左右,在世界处方药市场消费中名列第2,仅次于心血管药物。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第一位,年销售额达200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药品销售总额的1/3,全国6700家药品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生产各类抗生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抗感染药物系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作用,可以口服、肌注、静注等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以及其它化学合成药(异烟肼、甲硝唑、呋喃妥因、吡哌酸等)。抗感染药物主要由抗生素、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物等几类组成。
      回顾抗生素药物的发展史:上世纪40年代,弗劳雷 (Florey and Chain) 分离提纯青霉素成功开创了抗生素化学治疗的新纪元;50年代,链霉素、氯霉素、多粘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利福霉素等抗生素新药不断开发;60年代,英国 Beecham 研究组从青霉素发酵液中分离提纯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成功后,半合成青霉素研究迅速发展,头孢菌素研究开始起步;70年代,头孢菌素研究迅速发展,半合成青霉素研究推出酰脲类青霉素;80年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单环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抗菌药崛起;90年代至今,针对细菌耐药性开发出一些新品种,如主攻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和喹诺酮类的抗菌药。
      再看我院抗感染新药研发所走过的道路,50年代建院之初我院便建有抗生素研究室,原合成药物研究室也设有抗感染药物研究小组,在雷兴翰、童春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我院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即紧跟世界抗感染药物研发的步伐,结合国内药物研制生产的实际状况进行了青霉素、先锋霉素、两性霉素等抗生素抗感染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其生产工艺的创新性研究。
      70年代,王文梅研究员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头孢硫脒。
      90年代,我院的合成、半合成抗感染药物的研发蓬勃发展。
      王文梅研究员开发的罗红霉素、头孢他美酯等仿制国外的半合成抗生素,目前在浙江宁波制药厂生产销售。
      沈舜义研究员研制的阿齐霉素既绕开了国外的二水化合物品种专利,又在优化工艺的研究中不断创新,最终打败了在市场上盛行一时的印度进口原料。该品种还是我院唯一一个以创新工艺获准再一次技术转让的品种。目前新工艺在上市公司--现代制药生根开花,近几年来销售额不断攀升,已成为公司的支柱产品。
    陈代杰研究员研制的盐酸万古霉素,在科研、生产双方的密切协作下,在浙江新昌制药厂逐渐壮大,现已成为销售额上亿元的大品种。
      合成药方面,由张秀平、周伟澄、袁哲东等老中青组成的科研梯队近10年来成功开发了喹诺酮类药: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甲磺酸帕珠沙星等,还有培南类的法罗培南钠、比亚培南等。
    盐酸洛美沙星及其片剂和胶囊于1993年10月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转让给山东泰安制药厂生产,随即又研发了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和滴耳液于1998年2月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转让给武汉武警制药厂生产。
    氟罗沙星及其片剂和胶囊于1995年1月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转让给广州明兴制药厂生产,该项目1996年获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加替沙星及其片剂和注射液为一类新药,无光敏反应,安全性高,于2003年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转让给浙江省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该项目2004年获浙江省绍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甲磺酸帕珠沙星及其注射液现已完成临床研究并申报生产,技术转让给华北制药厂和广州罗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法罗培南及其片剂和颗粒剂,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口服有效的青霉烯类抗生素,它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菌、肠球菌和厌氧菌均有良好作用,对我国实现高端抗生素的国产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相当的经济效益。现已完成临床研究并申报了生产。
      比亚培南及其注射液是一种新开发的不需合用DHP-1抑制剂或肾解毒剂的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进口)相当且自身稳定性好,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法罗培南、比亚培南均已转让给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抗病毒药,早在80年代我院就有林寒芬研究员开发的酮康唑,以后又有谢美华研究员开发的特康唑阴道霜剂、栓剂,以及张秀平研究员开发的膦钾酸钠、周伟澄研究员开发的盐酸伊曲康唑,张福利研究员开发的盐酸金刚乙胺等,上述产品全部技术转让到了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外省市及上海本地的企业。
      纵观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历史,经过几十年的磨砺,今天,全球抗感染药物市场正呈现出以下特征:抗病毒药物销量以每年2位数速度增长;抗耐药菌株抗生素市场前景看好;抗真菌药物市场稳步增长。为紧跟并赶超世界抗感染药物研发水平,我院已于2004年申请并获准组建了上海市抗感染重点实验室,确定了有关抗菌、抗真菌和抗病毒新药的研究课题,目前各项工作都在积极推进,2006年底实验室将接受上海市科委验收。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站内搜索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
    !4!
    • 电话咨询

    • 13720223167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工业网 ( 浙ICP备12009778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2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