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前天 15:10 |
---|
签到天数: 194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上海青年报》发表了署名为熊丙奇的评论 《大学生“没有良心”谁之错 》评论中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没有良心”的做法,暴露的是我们整个教育人文关怀的严重缺失。大学生“没有良心”,责任首先来自家长本身。在一些家庭,联系父母与孩子的纽带,现在只剩下了学习。一些家长关心的只有孩子的学习,哪怕有对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关心,其最后的落脚点,依旧是“担心由此影响学习”。在农村,父母节衣缩食培养孩子成才,而在一些孩子看来,自己是为家庭的荣耀读书,父母的无尽付出是天经地义。上大学后,地位卑微的父母却给自己“出人头地”带来负面影响,这就造成他们从内心深处涌出“嫌弃”情绪,“亲情”被功利的恶魔所扼杀。在城市,许多孩子被侍候得像“皇帝”一样,从小到大,他们从父母那里,只学会了索取,不懂得回报———因为学习忙,他可以不去看望生病的爷爷奶奶;因为学习重要,他可以不去理会邻居家中出现的困难,伸手帮一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从自我出发,往往忽略了他人。
大学生“没有良心”,责任来自于学校教育。今天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把学生培养为只关心分数,并把分数作为竞争武器的怪物。所有的教育,都围绕分数而展开。升学关注的数学、语文、外语是学校的主干科目,德育、美育、自然等则成了点缀。即便是这些课程的教学,也变成了知识、技能培训,未能进入德育、美育的内核。我们不要简单指责学生是冷漠的动物。是的,为了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一些学生会把别人的伤痛当作是自己的机会,甚至有的学生会想方设法制造“偶然事件”,以便自己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可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期望的吗?“好好学习,考第一名!”“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今后才能成为科学家!”“考大学,少一分也不行!”……从小,我们的学生就生活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我们把教育作为竞争的工具,而忽视了它最根本的功能———使人性更美好,使人格更完善。
大学生“没有良心”,责任还来自于社会道德底线被一再突破。在今天,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胆识的指标。这种不择手段,其背后是诚信体系的部分破坏。对于没有诚信的人,要求他具备责任心、感恩意识,无异于与虎谋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