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前天 15:10 |
---|
签到天数: 194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http://blog.bioon.com/user1/465/archives/2007/114853.shtml
部分链霉菌的拉丁文名称与中文名称:
Streptomyces glaucus(Lehmann et Schütze emend Krassilnikov) Waksman 青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globisporus(Krassilnikov) Waksman 球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 globisporus(Krassilnikov) Waksman 球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olus(Waksman) Waksman et Henrici 浅灰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Krainsky) Waksman et Henrici 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alboflavus (Waksman et Curtis) Waksman et Henrici 白黄链霉菌
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Waksman et Woodruff) Waksman et Henrici 抗生链霉菌
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Duggar 金霉素链霉菌
Streptomyces biverticillatus Preobrazhenskaya 双重轮丝链霉菌
Streptomyces chromogenes(Lachner-Sandoval emend Krassilnikov) Yan et al. 产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cinereogriseus (krainsky ss Krassilnikov) Yan et al. 烬灰链霉菌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Müller) Waksman et Henrici 天蓝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culicidicus Yan et al. 灭蚊链霉菌
Streptomyces erythreus (Waksman et Curtis) Waksman et Henrici 红霉素链霉菌
Streptomyces glaucus(Lehmann et Schütze emend Krassilnikov) Waksman 青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Jensen) Waksman et Henrici 吸水链霉菌
Streptomyces lavendulae (Waksman et Curtis) Waksman et Henrici 淡紫灰链霉菌
Streptomyces longisporoflavus Krass 黄色长孢链霉菌
Streptomyces luteocolor 藤黄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Krainsky) Waksman et Henrici 细黄链霉菌
Streptomyces nigrificans (Wollenweber emend. Yan et Zhang) Yan et al. 黑化链霉菌
Streptomyces rimosus Sobin et al. 龟裂链霉菌
Streptomyces roseus 玫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splendens (Yan et Deng) Yan et al. 华美链霉菌
Streptomyces thermophila 嗜热链霉菌
链霉亲合素 (streptavidin,SA)
SA是链霉菌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产物。1L培养液中约含SA 10-60mg,主要通过α亚氨基生物素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提纯。SA的分子量为65KDa,内4条序列相同的肽链组成。如同亲合素一样,一个SA分子也能结合4个生物素分子,二者亲和常数亦为1015/mol。SA的每条肽链含159个氨基酸残基,其中赖氨酸、精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的含量比亲合素少,反之酸性氨基酸含量较多,因此SA是一种稍偏酸性的蛋白质,其pH为6.0,并且不带任何糖基。
近年来SA的克隆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己获得成功。Sano等(1990)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细菌后.在加入适量外源生物素维持细菌生长的条件下,诱导5h,SA基因的表达蛋白占整个菌体蛋白的35%以上,用6mol/L盐酸胍透析(pH l.5)。可以获得近似均质的纯化SA,产量为3.9-6.5mg/100ml培养液,且活性良好。
链霉菌育种的研究进展。
当前链霉菌育种主要有基因突变与育种、基因工程与定向育种。
1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子提高碱基的突变频率,从各种突变中筛选有利突变的诱变育种是传统的育种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日益发展,诱变育种在链霉菌育种方面获得了新的发展。
自发和诱发突变结合发酵筛选历来是最常用,也最直接有效的菌种选育手段。诱变育种结合培养条件的优化已使青霉素发素单位从最初的每毫升几百单位跃升到如今的8~9万单位。
2 遗传重组与育种杂交,转化、转导和原生质体融合等遗传重组手段也已广泛地运用于工业菌种的选育。在链霉菌选育中,原生质体融合显得更为突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杂交频率较高,频率达0.001~0.1;受接合型或致育性的限制较小;重组体种类较多等。应用这一方法获得的第一个新抗生素是吲哚佐霉素。
种间或种内的菌株杂交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育种手段。通过杂交获得了一些新的抗生素如血苋霉素、新霉素等。
3 基因表达调控与代谢调节育种
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包括多种多样的抗生素,低分子量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等一系列活性物质,这促使人们对其基因表达调控和代谢调节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抗生素生物合成的代谢调控的各个方面。
4 基因工程与定向育种基因工程或者重组DNA技术的宿主载体系统首先是在大肠杆菌上获得应用的,并成功地表达了大量外源信息。随着DNA重组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中的宿主载体系统也日益广泛。自从1980年首次报道链霉菌基因克隆以来,对于链霉菌的基因操作和它的应用研究正逐年增强。目前已有许多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抗生基因,酶基因和外源基因在链霉菌克隆系统中成功地表达。
诱变育种,遗传重组育种,基因表达调控与代谢调节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反映了链霉菌育种随生物学发展而发展的历史阶段。前三种传统的育种方式虽然有弊端,但也具有菌种遗传稳定性高、简便、易行、安全等优点,仍然是链霉菌育种不可缺少的育种手段。同时基因工程育种是链霉菌育种的发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