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1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19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近年来地下矿藏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是困扰全人类的两个难题。十几年来我们为解决这两个困扰人类生存的难题作了不懈的努力,现在已经研究和开发、设计出一整套循环经济产业链,力图解决这样的世界难题。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污染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循环经济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对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省的结果。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
在新能源产业化工作中我们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设计出一整套循环经济产业链。在此过程中又大胆进行理念创新,突破小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并积极牵线搭桥推动跨企业、
跨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工农业交叉的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发出了以地上油田为龙头的产业模式。
发展循环农业,实际上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全新理念。
因此,我国农业发展又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它关系到经济与环境、生产与生活、农村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为此,我们经多年的努力创造,实现了如甜高梁秸秆保鲜;无污染草浆造纸;稀土酶节粮型蛋白饲料;第四代全生物质复合肥;长效固沙剂等多项技术创新。
一、 产业链介绍
1、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以甜高梁及其秸秆为基础原料来生产生物乙醇;中、高档的纸张;第四代生物复合肥;蛋白饲料;固沙剂等并附以秸秆发电,是一个工、农业产业大循环,循环产业地域半径50—100公里。
2、产业规模的确定
本循环经济产业链投资规模为十亿元人民币。其中种植三十万亩甜高梁;年生产10万吨生物乙醇;5万
吨中、高档的纸张;6万吨第四代生物复合肥;4万吨蛋白饲料;2万吨固沙剂。秸秆发电(2X12MW)。
3、投资产能分配
其投资及产能分配如下表所示:
| | | | | | | | | | | 1
| 甜高粱种植及保鲜
| 30万亩
| 4000
| 3000
| 31800
| 4500
| 27300
| | | | 2
| 燃料乙醇生产
| 10万吨/年
| 12000
| 4000
| 40000
| 20800
| 19200
| | | | 3
| 无污染草浆造纸
| 5万吨/年
| 31000
| 6000
| 37500
| 17689
| 19811
| | | | 4
| 第四代有机复合肥
| 6万吨/年
| 3900
| 600
| 7200
| 2916
| 4284
| | | | 5
| 饲料加工
| 4万吨/年
| 1000
| 300
| 2000
| 900
| 1100
| | | | 6
| 木质素固沙剂
| 3万吨/年
| 3700
| 1800
| 9000
| 4500
| 4500
| | | | 7
| 秸秆发电厂
| 24MW年
| 20000
| 5000
| 1000
| 850
| 150
| | | |
|
|
|
|
|
|
|
| | | | 总计:
| 75600
| 20700
| 128500
|
| 76345
|
|
|
|
二、项目介绍
我们对以上产业链各个环节已经做到单项的中间试验,现在准备实施整体综合操作。
1、种植甜高粱
甜高梁(sweet sorgum bicolor)是普通高梁的一个变种,属高光效作物,生物学产量极高,它不仅每亩收获100-400公斤的籽粒,更重要的是每亩可产4000-8000公斤富含糖分(甜度18-24%)的茎杆,其高光合作用率所产生的4-5米高的叶茎是极好的青贮饲料,每亩甜高梁每天生产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3.2升酒精,大大高于小麦,玉米、木薯和普通高梁。甜高梁耐涝、耐旱、耐盐碱,适应性极强,被称为“作物中的骆驼”,凡在0度以上积温达到2600度――4100度的地区均可正常生长,是很好的节水作物,适合我国广大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长江、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是甜高梁种植的理想区域。在我国南方一年可收获2~3次,其单位面积产量更为可观,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生产乙醇的原料。
本项目种植三十万亩甜高梁:目前我们具有七个甜高梁品种,特别是航天育种甜高梁为世界首次,成功地培育了种源。现在我们正积极研制甜高梁及秸杆的收割机具,以适应大面积种植甜高梁。
甜高梁系非粮作物,它可以在沙地、盐碱地等边际化土地中生长,种植甜高粱体现了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战略发展优势,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
甜高梁秸杆含糖量比较高,有的已经超过甘蔗,可以很容易地提取出来制作成生物乙醇(酒精),而余下的高粱秸杆可以制造十多种产品。过去由于甜高梁是阶段性生产,甜高梁含糖量不能长期保存,所以不能进行大工业化连续生产。目前我们突破了甜高梁秸秆保鲜这一世界技术瓶颈,实现了长期原料供应。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质。因此,生物燃料的最大原料来源应是木质纤维素,但至今还没有能很好的开发利用,对此我们正在进行预研。以便真正实施农业秸秆资源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