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发酵工业论坛专家群简介! 发酵原料样品在线申请! 2016食品与医药发酵产业联展
发酵企业数据库,火暴抢购中! 大量发酵技术文献免费下载 发酵工业网专家组,技术服务内容
发酵人才招聘! 美谷分子仪器高效微生物筛选技术资料下载! 《发酵科技通讯》杂志及年会征稿要求!
查看: 11685|回复: 5

天津科技大学“发酵工程”学科跻身全国重点学科行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前天 15:10
  • 签到天数: 194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7-11-7 1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100系列生物传感分析仪快速、精确测定葡萄糖
    最近,天津科技大学“发酵工程”学科跻身全国重点学科行列。这是科技大学今年继获得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并得到天津市“十一五”综合投资大力支持后,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科技大学“发酵工程”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最早的三个发酵工程博士点之一。该学科的发展是老一辈专家多年奋斗的成果,为我国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反应器、啤酒、氨基酸、酒精和白酒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学科在科研领域多有建树,主编多种全国统编教材,多次获得科研和教学奖励,目前是中国发酵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与食品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位。自2001年以来,经鉴定的省部级科研成果36项,“高转化率醋酸泼尼松生产菌株BY-2-13-51的选育及应用”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天津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实现了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发酵工程”学科名列全国重点学科行列。这是我校今年继获得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并得到天津市“十一五”综合投资大力支持后,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近年来,该学科人才队伍和拔尖人才培养与建设收到显著成效。近三年,该学科引进博士23名,其中留美、澳、日、英博士10名。1名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拥有天津市“发酵工程”授衔专家1名,天津市特聘教授3名,天津市“131”人才第一层次2名,享受政府特贴专家4名。   
            该学科在科研领域多有建树。主编发酵工程专业多种全国统编教材,多次获得科研和教学奖励,目前是中国发酵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与食品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位等。自2001年以来,经鉴定的省部级科研成果36项,“高转化率醋酸泼尼松生产菌株BY-2-13-51的选育及应用”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科技成果转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期以来,该学科针对国内外该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发酵工业的发展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促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发酵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建设的带动下,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实力迅速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和解决国家、地方及企业发展中实践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中,在氨基酸、甾体转化、活性干酵母、发菜细胞培养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我校在国家重点学科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学校长期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搞好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结果。学校一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密切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瞄准国家及滨海新区的重大需求,按照天津市和教育部的要求,科学制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学校将以国家重点学科突破为契机,认真总结,继续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天津科技大学学科结构和布局的优化与调整,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根据学科特点,突出国家重点学科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培育和成长,力求在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使天津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校“发酵工程”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最早的三个发酵工程博士点之一。自1989年开始,一直为原轻工业部、原轻工总会和天津市重点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是老一辈专家多年奋斗的成果,发酵工程学科金培松教授、袁庆辉教授、戴仁泽教授、张克旭教授、邹海晏教授等,为我国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反应器、啤酒、氨基酸、酒精和白酒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发酵工程学科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经历。
            据悉,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我校“发酵工程”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对该学科多年来的积淀和不断发展的充分肯定,标志着该学科总体水平已跻身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前天 15:10
  • 签到天数: 194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4: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酶好生活--诺维信泰达创新奖

    2007年4月23日下午,“酶好生活—诺维信泰达创新奖颁奖典礼在天津科技大学报告厅隆重举行。诺维信中国总裁刘鸿聪先生、生产经理于荣出席典礼并为获奖同学颁奖。天津科技大学校长曹小红教授、研究生处处长王昌禄教授、生物工程学院领导和师生以及泰达校区管委会主任岳耀清应邀参加了颁奖典礼。刘鸿聪总裁在讲话中向同学们介绍了诺维信在中国的业务以及燃料乙醇业务的最新进展。   

            2006年10月25日,诺维信公司在天津科技大学面向生物工程学院的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开展以“应用酶法发展新的生物能源”为主题的论文甄选活动。从作品收集、学院初评、公司复评到决赛,历时近6个月。由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酵经理于荣、造粒经理霍宏、工程师李韬、李小刚和天津科技大学高强老师组成的评委团经过细致评选,确定了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及鼓励奖十名。在颁奖典礼上,特等奖获得者—来自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专业的沈楠同学简要介绍了她的获奖论文—“综合利用甜高粱生产燃料酒精”。   

            此次“酶好生活—诺维信泰达创新奖评选活动”体现了诺维信对生命科学研究的一贯支持以及鼓励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理念,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了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同学们极具创造性的设想也给诺维信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带来启发,有助于促进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天津市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大学。前身为天津轻工业学院,其中的生物工程学院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发酵工程、制糖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并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发酵工程、生物化工、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轻工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和发酵工程专业等三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的多个专业与诺维信公司的业务密切相关。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前天 15:10
  • 签到天数: 194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6: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科技大学王昌禄教授介绍

    一、个人情况简介

    •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  天津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  天津市食品学会常务理事

    •  天津市专家协会会员

    •  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天津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  天津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杂志编委

    •  《生物技术通报》杂志编委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  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天津市科委等单位项目评审专家

    王昌禄,男,中共党员, 1960 年 12 月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处处长 /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三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九五”、“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教卫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食品科技工作者等。曾开设主要课程:本科生:“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硕士研究生:“食品生物技术”,“科研方法与实验设计”,“有机食品生产原理与技术”;博士研究生:“现代生物技术进展”等。

    二、曾招收研究生学科及主要研究方向

    1 、发酵工程(博士后、博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工程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微生物代谢工程;工业生物技术;药物生物转化与合成。

    2 、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博士后、博士研究生):食品生物技术;新机能饲料;农副产品生物转化及资源开发。

    3 、食品科学(博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食品生物技术;有机食品。

    4 、制糖工程(博士后、博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微生物多糖代谢工程。

    5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及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农副产品生物转化及资源开发;食品生物技术;新机能饲料。

    6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及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药物生物转化与合成;新型医药用酶

    7 、食品工程 -- 工程硕士、食品科学 --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发酵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

    三、科研情况(近五年在研和已完成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奖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光合微生物次生代谢中的光调节作用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生物过量转化目的产物的条件及代谢通量分析的研究

    3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果蔬自发气调保鲜关键技术研究

    4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微生物过量转化香兰素的研究

    5 、天津市经委项目:生物技术在大蒜深加工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6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腌渍菜加工产业新技术集成与示范

    7 、天津市科技攻关培育项目:植物提取物基地建设

    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太空搭载对茅台酒曲中酿酒酵母的诱变作用

    9 、科技部中法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微生物发酵 D- 核糖的研究

    10 、科技部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乳酸耐性酵母的研究

    11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半合成核黄素原料— D- 核糖生产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12 、天津科技大学与中国茅台酒集团公司合作项目:茅台酒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13 、天津科技大学与宁夏瑞德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红曲色素光学稳定性的研究

    14 、天津科技大学与北京兆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生物转化法生产香兰素

    15 、天津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香椿黄酮的提取及其功能性质研究

    三、学术成果(近五年发表的主要论文、著作)

    1 、《生物制药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2 、《中国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

    3 、《 Fermentation Bio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Foods of China 》, Food Biotechnology, 2nd edition, published by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U.S.A., 2005

    4 、 Primary Studies on the Mode of Action of Lactobacicillin to Bacter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zyme, 2000.8

    5 、 Studies on the Breed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 cerevisiae with Lactic Acid Tolerant,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Yeast, 2000.8

    6 、 The Effects of Metal Ions on D-Ribose Fermentation by Transketolase-deficient Mutant of Bacillus subtilis, The 5th China-Korea/Korea-China Regional Biotechnology Symposium, 2000.7

    7 、新型生物防腐剂 ---- 乳酸菌素理化性质的研究,中日食品新技术研讨会, 2000.5

    8 、从 99 '全国啤酒与麦芽新技术装备研讨会看我国啤酒工业的发展 , 酿酒 , 2000.8

    9 、乳酸抗性酵母的筛选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 2000.1

    10 、乳糖不耐症及其对策的研究 , 第四届国际食品研讨会 , 2000.10

    11 、玉米浆对转酮酶缺陷型短小芽孢杆菌菌株成链的影响,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 V.23, No. 2, 2001 , P22--24

    12 、金属离子对枯草芽孢杆菌转酮酶缺失突变株合成 D- 核糖的影响,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 V.23, No. 1, 2001 , P9--12

    13 、米曲霉β - 半乳糖苷酶的性质及其水解作用,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2 , No.1 P34-37

    14 、新型乳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及菌株特性的研究,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2 年 3 月, V24 , No.1, P22-25

    15 、 pH 值对 D- 核糖发酵的影响及补料发酵的研究,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2 年 3 月, V24 , No.1, P26-28

    16 、 5L 发酵罐中 D- 核糖发酵条件的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化学工程科技报告会, 2002 年 5 月,湘潭大学

    17 、小分子效应物对十三碳二元酸发酵产率的影响,第十一届全国化学工程科技报告会, 2002 年 5 月,湘潭大学

    18 、 Studies on Breeding of D-ribose Bacteria and Femrmentation Conditions,YABEC 2002 Symposium, November 10-12,2002, Taiwan, P129

    19 、 Studies on Characteristics of Enzyme with high D-ribose-producing Bacterium, The Seventh 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Enzyme Engineering, Xi ' an, China, Sept. 21-26, 2002, P96-97

    20 、 Changlu Wang, Xiaobo Gu et al. Studies on Breeding of Transketo-defective mutant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Seventh 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Enzyme Engineering, Xi ' an, China, Sept. 21-26, 2002, P97-98

    21 、鸡蛋壳制备乳酸钙的研究,肉类研究, 2002 ( 4 ), P24-26

    22 、大豆皂苷的研究与进展,粮油食品科技, 2002 , 10 ( 3 ): 17-29

    23 、丙酮酸对细菌 L- 乳酸发酵的促进作用,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3 , 25 ( 2 ): 21-23

    24 、植物油、青霉素对红曲霉深层发酵红曲红色素色价的影响,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3 , 25 ( 2 ): 41-44

    25 、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高产 L- 乳酸菌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中国乳品工业, 2003 , 31 ( 1 )

    26 、细菌 L- 乳酸发酵的研究 --- 响应面分析法( RSA )优化培养基及控氧研究,食品工业科技, 2003 , 24 ( 2 )

    27 、细菌 L- 乳酸发酵的研究 --- 耐高糖高酸菌株的选育,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3 , 2 ( 19 )

    28 、 pH 值对乳酸菌生长和乳酸产量的影响,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 , 29 ( 6 ): 35-38

    29 、酪蛋白水解物和土温 -80 对红曲红色素发酵的影响,食品工业科技, 2003 , 4 , p8-11

    30 、 D- 核糖提取精制的初步研究,药物生物技术, 2003 , 10 ( 4 ): 242-244

    31 、树脂法分离红曲红色素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 2003 , 24 ( 8 ): 81-83

    32 、高生物量富硒酵母的选育及培养条件初步优化,生物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 2003 , 19 ( 6 ): 720-724

    33 、细菌发酵生产 L- 乳酸培养基的优化,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3 , 22 ( 6 ): 55-58

    34 、黑麦麸皮粉发酵生产 L- 乳酸的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4 , No.1, P24-26

    35 、氮源及 C/N 比对 D- 核糖发酵的影响,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 No.2, P53-56

    36 、红曲红色素光稳定性测定方法探讨,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4 , No.2, P85-88

    37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香兰素,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 No.3, P18-20

    38 、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对 D- 核糖发酵的影响,微生物学通报, 2004 , No3 , Vol.31 , P21-25

    39 、发酵液中香兰素测定方法的研究,食品科学, 2004, Vol.25, No.6, P160-163

    40 、乳酸菌室温发酵香肠的研制,肉类工业, 2004 , 9 , P22-25

    41 、一种新型红曲色素结构的鉴定,‘ 2004 东方红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RIENTAL MONASCUS 2004) ,浙江工业大学, Nov.26-30, 2004, P79-85

    42 、大蒜臭味的脱除及其检测方法,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 No.2, P105-107

    43 、酵母细胞破碎方法对 S- 腺苷 -L- 蛋氨酸提取的影响,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5 年 4 月, V27 , No.1, P49-51

    44 、茅台红曲太空诱变效应的差异分析,工业微生物进展 --2005 中国工业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4 月, P204-207 。

    45 、精氨酸对红曲霉产桔霉素影响的研究,工业微生物进展 --2005 中国工业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4 月, P193-196 。

    46 、不同单色光源对红曲红色素光稳定性的影响,工业微生物进展 --2005 中国工业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4 月, P211-214 。

    47 、高盐冲击条件下 酿酒酵母细胞膜流动性的研究,工业微生物进展 --2005 中国工业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4 月, P208-210 。

    48 、短小芽孢杆菌 D- 核糖发酵的代谢通量分析,工业微生物进展 --2005 中国工业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4 月, P443-446 。

    49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茅台酒大曲中酵母菌的选育,工业微生物进展 --2005 中国工业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4 月, P201-203 。

    50 、芽孢杆菌 ZP01 纤维素酶基因克隆,工业微生物进展 --2005 中国工业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4 月, P40-43 。

    51 、大孔吸附树脂对发酵液中香兰素的吸附效果,精细化工, Vol.22, No.6, P458-460

    52 、酿酒酵母乳酸抗性的遗传分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Vol.27,2005,2, P144-145+154 ,

    53 、 海藻糖对耐盐酵母的影响,中国酿造, No.8,2005,8, P8-10+11,

    54、“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茅台酒大曲中酵母菌的分离及特性的初步研究,天津科技大学学报,Vol.20,No.3, P1-4

    四、所在学院、研究室名称、研究生人数(已培养数和在学人数)

    1 、所在学院: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研究室 (022-6060-1432) 。

    2 、导师小组:顾晓波( 022-6060-0124 ,讲师,南开大学博士);张民( 022-6060-0124 ,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博士);陈勉华( 022-6060-0124 ,日本名古屋大学硕士)。

    3 、已培养研究生: 25 名(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江南大学等校博士研究生;出国、在高校、政府部门、研究所、企业工作)。

    4 、在(站)学人员:博士后 2 名;博士研究生 8 名,硕士研究生 20 名;工程硕士 4 名;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 3 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5 名。

    五、联系方式

    1 、电话: 022-60272219 (内线 72219 ),

    2 、传真: 022-28118424

    3 、通讯地址(邮编):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 1038 号,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处

    4 、 E-MAIL : changluwang123@163.comclw123@tust.edu.cn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前天 15:10
  • 签到天数: 194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2: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学院院长、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学院院长:
    路福平,男,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天津市“131人才”。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获博士学位。于2001年赴英国深造,从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从事发酵工程、微生物与生物药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加和完成了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高转化率醋酸泼尼松生产菌株的选育和应用”和“提高氢化可的松转化率的中试”分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科技部和天津市科委等下达的8项以及横向委托科研项目9项。发表论文50多篇,参加编写《生物制药技术》、《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乳酸菌及其发酵制品的生产工艺》、《现代英汉生物工程词典》4部著作。

    制药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
    杜连祥,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现任中国啤酒协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专家协会委员、天津市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杜连祥教授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和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被天津市政府授衔--“工业发酵工程专家”。承担“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实用重组DNA技术”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
    杜连祥教授长期潜心科学研究,学术成果显著。在《生物工程学报》、《食品与发酵工业》等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十篇;主编《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嗜杀酵母在酒类酿造中的应用》、《乳酸菌及其发酵制品的生产技术》等教材获华北地区十省市优秀教材奖。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其中“提高氢化可的松转化率的中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功能性多聚葡萄糖中试”属国内首创;“芽孢乳酸菌粉剂的生产”的科研成果已被获准国家发明专利;“高转化率醋酸泼尼松生产菌株BY-2-13-51的选育及应用”、“一罐法快速酿造啤酒的研究”等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蜂粮液产品稳定性的研究”项目为企业创效益300多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油为碳源抗生素发酵机制及动力学研究”和天津市重点攻关项目“畜用生物添加剂开发----泰乐菌素发酵生产”已经完成。目前致力于“半合成核黄素原料—核糖发酵的研究”和“新型血栓溶酶菌株的选育和发酵研究”。

    骨干教师:
    路福平,男,教授,博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王敏,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戚薇,女,副教授,博士。
    张黎明,男,副教授,博士后。
    生物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
    王艳萍,女,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1962年7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理学学士,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微生物药物学专业,理学硕士;1997年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工学博士;2000年至200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天津市市委委员,天津科技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天津市政协委员,河西区政协委员。
    王艳萍教授多年来在分子生物学、应用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研究绿脓杆菌抗药性基因的表达、调控及作用机制。根据生物化学原理,采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生物活性肽的性质、功能和结构方面的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分子克隆、定点突变、PCR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改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路径,使微生物大量产生生理活性物质以及有商业价值的代谢中间产物等方向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专著1部,其中多篇文章被SCI收录,申请专利2项。主持和完成的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讲生物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现代生化技术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骨干教师:
    李兴林,男,副教授,博士后。
    王幼平,男,副教授,博士。
    刘常金,男,副教授,博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
    刘安军,男,留日博士,天津科技大学 “海河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学会理事等职务。
    刘安军教授1985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1991年在日本歧阜大学农学部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部获博士学位,1998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齿学部完成博士后。主要从事食品科学、功能性食品与抗衰老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同时承担畜产品加工学、食品加工技术及原理、食品功能学、农副产品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任务。
    刘安军教授多年来潜心科学研究,学术成果显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Intramuscular connective Tissue and Toughness of Various Chicken Skeletal Muscle”等论文被SCI收录。“溶解型骨组织的制造法”、“骨中成分的生理保健功能”科研项目获日本国际专利;“肉牛产品的加工利用技术”、“肉牛产品的加工利用技术”等项目获国家及省、部委奖励;“骨的可溶解化技术”、“可吸收性骨的产品开发”项目获日本企业行业优秀奖;“血液功能性肽-Fe的产业化技术与中试研究”科研成果居国际领先。目前致力于“血液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保健作用机制”等项目的研究。

    骨干教师:
    王昌禄,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  征,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西兰Massey大学硕士。
    吕晓玲,女,教授。
    周仲凯,男,教授,香港大学博士。
    李喜宏,男,教授,博士。
    胡爱军,男,博士。
    郭红莲,女,博士。

    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
    张克旭,男,教授,发酵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食品协会发酵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生物工程学报》编委,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获“天津市七五立功奖”等荣誉称号。
    张克旭教授主要从事代谢控制发酵的科研工作,通过采用诱变育种、细胞融合技术、转化与转导技术进行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酶制剂等发酵产品的菌种选育和发酵条件控制及发酵动力学的研究,被业内专家誉为在代谢控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专家、教授。长期承担味精工艺学、代谢与调控、有机酸工艺学、酶制剂工艺学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
    张克旭教授长期潜心科学研究,成绩卓著。出版专著教材《味精工艺学》、《味精生产问答》、《代谢与调控》、《微生物发酵的代谢与控制》、《氨基酸工艺学》、《氨基酸发酵工艺学》,主编《日英汉食品发酵工业外来语辞典》,主译《核酸发酵》,参编《发酵工业辞典》、《味精工业手册》等工具书。撰写论文50余篇,分别发表在《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食品与发酵工业》、《微生物学通报》等核心刊物上,为本行业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多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的达到国际水平,在生产实践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天津市科委项目《TG886-174新菌种扩大实验》新菌种产酸和转化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企业3年内创效益3000万元,获得天津市优秀项目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奖。轻工部项目《WTH-1菌种甜菜蜜发酵谷氨酸的研究》产酸率突破10%,居国内领先,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骨干教师:
    贾士儒,男,教授,日本岐阜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肖冬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  宁,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年发,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叶福,男,博士。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科带头人
    王硕,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1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生物学专业,1992年至1994年在悉尼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至1999年在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三位导师:悉尼大学科学院的Ivan Kennedy 教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院(CSIRO)首席科学家(Chief Scientist),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主席John Skerritt 博士;悉尼大学医学院Robin Alan 教授。1999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0在Kennedy 教授和Skerritt 博士的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员(Postdoctal Fellow)。2001年做高级研究员(Research Fellow)。作为项目合作主持人(Co-Chief Investigator),王硕与Kennedy 教授及Skerritt 博士共同主持过8个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2个国际合作项目。获得支配的研究经费300余万澳元。2002年11月被天津科技大学聘为海河学者特聘教授。
    王硕在农药残留的仪器分析,重金属含量测定,农药残留快速免疫诊断,有害物质的环境毒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等领域受到了系统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如“利用化学抗原分子的化学结构和分子模型来推断抗体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等),参与研制的一些农药免疫分析技术已被美国公司商业化,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赏。在欧美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学术专著1部和学术论文16篇,其中6篇论文被SCI或EI收录。最近被特邀作为第一作者在美国出版的一本农药学专著中编写其中的一章。

    骨干教师:
    曹小红,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主管研究生教育和国际交流工作,毕业于日本(国立)千叶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生院,获农学博士学位。中国食品学会常务理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日本酿造协会会员,预防医学会天津食品卫生分会理事,天津市政协常委。曾在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中央味曾研究所进修,1995年4月至1998年5月在日本理研维他命株式会社技术部工作,负责新产品~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工作。1998年回国后,在天津理研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工作。1999年回到母校~天津科技大学后,在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同时,一直从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食品安全的研究工作,其中“工程蝇蛆免疫活性物质的研究”、“功能性肽铁真空降解与絮凝回收技术”、“利用猪血制备功能性肽”“利用现代酿造技术改造传统酱油生产技术”等多项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张泽生,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王俊平,男,副教授,博士。
    李昌模,男,博士。
    陈野,男,留日博士。  
    供稿:天津科技大学招生网站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前天 15:10
  • 签到天数: 194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2: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首位酿酒博士后今日在天津科技大学诞生

    人民网天津6月12日电记者赵婀娜报道:今天,为我国白酒行业培养的第一个发酵工程学博士后郭坤亮副教授在天津科技大学出站,他也是天津科技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位进站博士后。郭坤亮是天津科技大学发挥科研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出的高级技术人才。
      作为茅台集团的主要技术带头人,郭坤亮在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以茅台酒为中心,从酿酒、饮酒与健康、酒文化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曾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从茅台酒生产过程和“神舟5号”搭载的茅台酒曲太空诱变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出300多菌株,建立了我国白酒行业第一个功能菌种资源库——茅台酒酿造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并对太空搭载前后茅台酒大曲中分离的部分微生物及茅台酒糟综合利用等进行了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质谱对白酒微量成分进行研究,使我国传统白酒中可检验的微量成分从231种提高到1400种。




      天津科技大学曹小红校长表示,与企业合作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是天津科技大学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在未来的发展中,天津科技大学将继续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及时发布经济信息,加快科技和信息向周边和西部地区的传播。

      曹小红校长还表示,天津科技大学还将采取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委托代培等方式,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培养科技人才,建立开放合作共赢的省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新机制。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10-20 13:08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14 16: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是天津科大的?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站内搜索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
    !4!
    • 电话咨询

    • 13720223167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工业网 ( 浙ICP备12009778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