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怒 2020-6-29 17:24 |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又到了一年一度考研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12年的考试正在欣喜、抓狂或沮丧的时候,13年的考生已经在讨论明年的选择。作为过来人,我谈一谈我的经历,供后来人参考。
一、我的研究生经历
我是90年代初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属于当年成绩属于还算不错,但保研没有多大机会的一类(当年保研的名额大概是50还是100比1)。各个学校采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考试题难度大,科目多。医学院要考英语、政治、西医综合、专业、专业基础,每科100分,共500分。英语、政治、西医综合还好估计,专业、专业基础往往是有超出书本的题,与如今考博士差不多。应届生没有一定的临床或研究功底,专业课很难过关。因此,应届本科生找工作还不难,考研的成功几率却极低。因此,应届生不是考研的主力。而且,当年7年制刚刚有极少的院校实行,8年制仅有协和的每年30人,应届生5年制敢考研的,往往非等闲之辈。因此,考研的主力还是有工作经历的人。
我相信是上天赐予的机缘,我那年决定应届考研。导师那年已经65岁,三年招一个(当时多认真呀)。我碰巧在实习医院认识了我的师兄,知道他当年招生,动了考研的念头,由此疯狂备考。疯狂是两个原因,一是此时距考试还剩100天左右,复习时间短;二是我在导师所在医院实实习,影响实习意味着影响分配、影响复试;三是我知道的竞争对手是北医毕业的一名高年住院医。因此,我开始了人生中读书效率最高的100天。我也很幸运,当时我分析我有几大优势:1. 我首先实习内科,是我要报考的专业,因此我内科的专业100分+医综中的25分占125分;2是我专业基础考生理,是我基础的强项,医综还占20分;3. 我外语还不错。因此,我制定考研攻略,主抓内科、生理,提高总分,外语吃老本,保持状态,政治集中一周突击。因此,我白天内科认真实习,一天工作8-12小时,晚上看书到1点(再晚就撑不住了)。考试前一周学校给一周假,集中看政治。靠着原来的功底和运气,我最后考了全校内科专业总分第一,顺利录取。
录取后与导师商谈做科学学位还是临床专业学位(当年叫临床技能型)。导师说,你要两条腿走路,临床、科研都不能放。但是,临床要干一辈子,研究生却是研究生阶段科研训练的重要阶段,错过了就耽误了。研究生不做研究,还叫什么研究生。这句话影响了我一辈子。因此,我选择了科学学位。开始了三年基础+临床的艰苦训练(此处略去 10000字)。在研究中,我对科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促使我决定出国读博士。回国后,彻底放弃临床,把研究当作自己的终身职业。
二、我对现在研究生现状的看法
我在国内读书时,参与过研究生笔试监考、阅卷、出题、面试等全过程。回国后,作为导师,也招收了几名硕士生、博士生。作为行政领导,单位里的在实验室研究生保持在40-50人左右。在上述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时代的变化:
1. 研究生生源的改变
研究生数目的增加始于1994年,但是那时的本科教学没有受到冲击。近年,本科的扩招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源。医学院7年制、8年制的大规模泛滥,使一类院校的7年制、8年制的教学变成5年本科+3年住院医培训,丧失了科研训练的最佳机会。而其他五年制学校,本科教学因扩招下降,毕业实习基本形同虚设,临床技能基本为零。
2. 专业选择的改变
90年代,基础招生并不热门,但是吸引了一批想出国的年轻人。毕业留校,基础只留最好的学生做师资。而现在,医学院的基础招生已经沦落到招生的最底层。而最近,由于医师执照考试的问题,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之争又引起了轩然大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