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发酵工业论坛专家群简介! 发酵原料样品在线申请! 2016食品与医药发酵产业联展
发酵企业数据库,火暴抢购中! 大量发酵技术文献免费下载 发酵工业网专家组,技术服务内容
发酵人才招聘! 美谷分子仪器高效微生物筛选技术资料下载! 《发酵科技通讯》杂志及年会征稿要求!
查看: 4922|回复: 0

青年教授大量涌现是“青年千人”和“青年拔尖”的必然结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6-29 17:24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6-14 20: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100系列生物传感分析仪快速、精确测定葡萄糖
    刘建国:青年教授大量涌现是“青年千人”和“青年拔尖”的必然结果
    2012-06-11 23:15 来源:科学网 作者:刘 建国

    青年千人已经评选了两届,青年拔尖第一批的结果还没下来。从两个人才计划的出发点和正统的观点看,这些项目对于识别、培养青年人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培养机制和人文土壤,尤其是培养的主体不明确(这些人才到底是谁的人才,是你的?还是我的?还是公家的?培养了又有谁会受益?)导致其隐含的负面力量十分可怕。我觉得,这些人才项目的带动效果已经开始迅速发酵了。例如,中南大学的青年教授就是其中一例。而我也注意到,最近人民大学的曹廷炳教授也不幸去世了。或许我的观点并不正确,但我总隐约觉得这些衣衫光鲜的教授光环和青年才俊饮恨自尽的背后是与目前的诸多人才项目有密切联系的。

    前几天闲来无事在网上翻看到了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的评价指标,其中有这么一条:青年千人刚刚实施,暂不纳入考核指标。言外之意是未来会纳入评价或考核体系。事实上,青年千人已经成了牛校相互“攀比”的指标之一了。如果我记得没错,第一、二批青年千人公布后,马上就有入选人数的学校排名出来了。虽然青年千人暂未列入考核指标,但就中组部三个大字的金字招牌,可想而知,那效果肯定是非常好用的。因此,高薪聘请海外人才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是,如何管理、考核好像倒是没有引起多少关注。管理松了,有人骗钱;管理严了, 有人跳楼。难呀!!我想这是外行人管理内行人公认的难题。

    回过头来看看青年拔尖人才。与青年千人对口海龟不同的是,这是为土鳖们开的一个口子。青年千人的申报者一般都在海外供职,而青年拔尖人才的申报者则大都是国内的青椒。由于学科不同,学校不同,国内35岁做出出色工作并且晋升教授、博导的青年人才有多少?我也不知道确切的数字。不过我身边的就至少五六位,并且工作非常出色。在这些少数“青年领军人物”的背后,是一大批刚刚在科研工作上刚有起色、粉而不红的青椒们。他们或者刚刚拿了青年基金,或者刚刚中了篇牛文章。我将这些人才定义为:有实力,但未受瞩目的群体。这些人大都职称很低,也不是博导【年龄在那里摆着呢】。因此,如果想要在青年拔尖类的人才项目上与另一批教授、博导们竞争,职称上先输了一阵。可想而知,学校会怎么操作了。

    总而言之,青年千人的目标群体是海龟,漏了土鳖。为了给土鳖平等的机会,于是有了青年拔尖。可以想象,随之而来的一定是青年教授、博导大跃进。否则,过不了几年,如果不是教授、博导,怎么好意思去申请青年千人,青年拔尖呢。

    两个人才项目的初衷是给青年人机会和平台,可是几年下来肯定就变味了。而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的“青年旋风”会吹成什么样,恐怕不只是青年教授大跃进这一点可以概括的。

    做学问是老老实实的事情,科学探索也是极其艰苦的事情。平心静气、老老实实、低调务实只是在科研上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即使这么干了很多年也未必会出什么成果。我是绝不相信“青年人才”会在天天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生活中乘风破浪的。

    那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什么才是培养人才的土壤呢?从当前环境看,的确很复杂。但其实也不遥远,明确了培养主体,明确了谁来监督,系统自然就会自组织演化了。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站内搜索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
    !4!
    • 电话咨询

    • 13720223167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工业网 ( 浙ICP备12009778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31 0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