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21-10-28 08:41 |
---|
签到天数: 6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当Big Pharma 对中药有兴趣时…
医药界联名提案限外:质疑政府主导招标
北京新浪网 (2013-03-09 04:29)
政协会议开幕第二天,40余位医药界委员就联合行业全部24家学会、协会,签署了多项联名提案。上述联名提案称,应该取消政府主导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归还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权和定价权;同时,建议尽快完善药品评价规则,不再设置原研药质量层次,取消外资企业原研药实施特殊定价政策,将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纳入仿制药的药品进行竞价。
"一个创新的药品从研发一直到拿到生产许可证,大约有7年时间,进入医保大约有5年时间,很多药企可能就死在路上。"全国人大代表、康乃尔董事长宋治平表示,这些创新药进入医保后又面临招标问题,门槛太多,中标后各医院面临的收费也是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在这些方面给创新药、民族药一个更好的配套措施。
外资扩张 "新医改这几年,实际是中国医药企业的整合期。"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一位副会长坦言,众多政策导致中小药厂被兼并,提升了制药工业集中度。但四年后的现状是,有实力继续发展的中国药企,急需得到政策的庇佑和扶持──跨国药企已把战场摆到了家门口。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介绍,2012年,虽然中国医药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总额和出口交货值都在增长,但涨幅却在下降,与上一年度相比,销售收入、实现利润总额和出口交货值的涨幅分别下降了8.65%、2.84%、9.67%。
与此同时,外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据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绍,通过他们对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使用西药的调研发现,跨国公司、合资企业生产的已经占到了70%。而且近十年间,全球15家最大的跨国医药集团都已进军中国,并把研发中心搬到了这里,在中国的科研支出年增幅达22.5%。
跨国医药集团在中国的扩张,之前是通过对某个药品品种的收购,现在则直接收购企业。在业态的发展上,之前对西药感兴趣,目前也已转到了中药方面。据了解,2012年中药产值是4200亿,占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8%,全国政协委员、复星医药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和一些代表委员均表示,中国是仿制药大国,在走向原研过程中,本身需要扶持,如果政策扶持较弱,将来无法与跨国药企竞争,中国的老百姓也只能继续吃国外的高价药,中国医疗费用的支出将会成为中国重要的财政支出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集团董事长闫希军建议,取消外资企业原研药实施特殊定价政策,同时对国内医药产业建立和提高对质量、临床疗效的观察、评价体系。张伯礼也表示,对跨国集团和"洋药"的保护、倾斜政策应该终止,世界其他国家没有那么长时间的保护期,应该把国内国外企业放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里。
政府角色 对于完成了药品创新和仿制的医药企业来说,对他们制约最严重的则是招标采购程序,以及争论中的"二次议价"。全国政协委员、东科集团董事长赵东科认为,普药招标要实行改革,政府的一只手在招标采购降低价格,一只手却在"推高"价格,如原研药单独定价、优质优价、医院的采购托管等,都使得药价偏高。
而另一方面,价格偏低、存在质量风险的药品医院不敢用,没有利润空间的医院不愿用;药价虚低转而提高药事服务价格,则成为病人看病贵的推手;利润进一步压榨导致药企生存困难。在他看来,通过对药价的调控,现在医院、病人和药企都站在了有关部门的对立面。因此,赵东科认为,日用量在5元以下的药品省去招标采购的环节。
这样在招标采购中先撕开一个口,逐渐取消招标环节,让医院和药企以市场方式谈判。"招标方面,我个人认为从方向上就错了。"全国人大代表、葵花药业董事局主席关彦斌认为,目前医药招标采购基本上是以政府为导向,招标成了市场的二次准入,但是政府又不完全说了算,因为二次准入之后又面临着二次议价。他认为,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是平等竞争的主体,可以公开议价。政府可以把这部分钱直接补给消费者,靠市场经济来调节矛盾。
"二次议价之所以形成,是政府在整个医改中的角色定位。"全国人大代表、辅仁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文臣认为,现在招投标本身就是政府搭建了平台,代表医疗机构去参投,但政府又要市场化运作,又要自身参与,政府代表着几方与制药企业进行博弈,这本身就很矛盾。"政府可以作为最大的资源配置者出现,但资源配置者出现的话,政府要把医药产品的提供者作为其中一方,而不是作为对立面。"朱文臣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