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怒 昨天 12:50 |
---|
签到天数: 2009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新和成,这个曾受污染困扰的医药上市公司,以“提价—业绩暴增—股价暴涨”的轨迹正完美上演着牛股神话:从2007年至今,由5元到35.2元暴涨604%,每次调整幅度也不过20%,远远跑赢涨幅26.27%的大市。4 x( @" W+ R$ ]5 u
! ~1 x5 ~* b, m* U; s新和成最新公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在股价暴涨的背后,鹏华基金是最大的推手,前4位流通股东均是由鹏华基金管理的资金。$ @- f$ h y+ p
7 ~- B. l# ? J/ |' ^# C1 X鹏华连续买入股价同步飙升# h9 ]2 \8 ?9 ?3 s
9 g7 S B+ y! ]0 e; Q
因多次提价,新和成股价飙升有了充分的理由。据本报记者发现,在新和成和广济药业股东中,都隐含着鹏华系基金身影,而深套广济药业的鹏华系却在豪赌新和成。# u: M/ H% S8 W/ R0 o, N
( A( j0 K% ?( i2 H" R有趣的是,鹏华系介入几乎与新和成提价同步,其斥资约4亿元(本报粗略计算)在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批进入。在第三季度,普惠证券投资基金和社保一零四组合分别新进470.79万股和405.47万股;第四季度,鹏华动力和鹏华优质分别新进1120万股和552.47万股,普天收益买入293.39万股。7 z l. T9 i$ N1 X
" e9 e" X o7 Y7 ]
值得注意的是,由鹏华系操作的社保一零四组合“胃口”越来越大,也于第四季度增持至800万股。截至2007年年底,鹏华系旗下的4只基金和社保一零四组合进入新和成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共计持有新和成3759.68万股,占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重的73.14%,占整个流通盘的27.8%。按照4月3日新和成收盘价35.2元计算,仅鹏华系基金一家持有的新和成市值就高达13.23亿元。
6 e' M) S/ S0 s& p+ I8 q' e1 x# q3 R: c8 Z- C
反观鹏华系操作广济药业的案例,时间点和运作手法都极其相似,不同的是鹏华动力已全身而退,鹏华优质仍然深陷其中。
' E3 d9 I7 a/ M3 ^7 M
: r9 a( z* `1 b4 f2007年二季度,鹏华动力和鹏华优质分别新进475.99万股和182.97万股;在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鹏华动力先后两次出货175.99万股和300万股。3 W7 o/ J/ v' v1 q4 t7 B& a- M$ j
; M: P) F* \; }1 ]3 D以广济药业去年4月19日第一波拉升时11元的成本价计算,三季度45元和四季度30元的出货价,鹏华动力总计获利约1.168亿元。对于鹏华优质基金,因为去年三季度以来广济药业暴跌76.58%,其很有可能处于套牢状态。0 k X- P3 W% g, S3 n/ e- x5 J" {" r
7 u+ Z/ |5 c: \鹏华基金为何会如此规模地买入新和成?预期业绩的大幅提高是原因。
. t: l) f" k; e1 \) c$ A! c& m4 f( S
产品提价使业绩暴增3000倍
6 X) @, X! l- N
. D5 x" i+ r$ b. I& V$ o3月24日,新和成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约为2.3亿元~2.8亿元,而在去年同期新和成净利润仅为7.82万元,同比暴增2940倍至3579倍。粗略计算,一季度预增利润足足使新和成的每股收益达到0.67元至0.82元。
1 ~9 \; h8 S f) L9 u% I. m
8 L' s1 m% K) L9 x2 S事实上,新和成利润暴增的直接来源是提价——公司主导产品VE、VA和VH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涨价,新和成随即多次产品提价反映在主营收入上。去年以来,新和成将VE价格累计提价4次,VA提价2次,VH提价2次。
# U9 v% U+ `/ {: z! d$ L- B: E; t5 r! O( G7 L$ c+ @. {" R7 j1 ?
公司方面表示,新和成合同期一般为3个月,今年2月21日的提价标准将在5月份以后开始显现。1 L: C9 `) `6 w8 }6 c3 D
+ Q- w5 z$ a! y: o0 K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按照今年2月21日VE提价120%、VA提价60%计算,2008年新和成业绩很可能达到3.5元左右,岂不是一只新的百元股将水到渠成?% R& d6 J2 }6 p% A8 K" A
1 H# v. ^2 F3 d# ~投资者应提防产品价格逆转( D! \4 u+ }+ }/ C
$ _) @* ^% t1 P“维生素系列产品本来就属于大宗原料药,价格变动确实有周期性,只是在目前环保治理成本和原料成本提高的情况下,这种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被延长而已,所以现在去分析新和成市盈率和每股收益是没有意义的。”上海本地某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即使价格跌下去也很难再跌到原来的低点。$ [& e$ b4 o2 Q
* K2 ]$ m, n# J* I' O! j! x; ?
据了解,新和成VE、VA提价主要依据竞争对手,特别是国际生产巨头DSM和BASF的提价。
4 B4 O2 Y" K2 _ s1 l! R# t- X
0 p/ F) L; G, c$ J1 q在行业研究员看来,目前新和成短期内复制广济药业模式的可能性并不大。第一,新和成产品集中度高,前期投入大,进入壁垒也较高;其次,在行业景气度上,VE和VA比核黄素景气度高;另一方面,从全球供需结构来看,整个维生素产能都处于偏紧状态。
' E( q7 y$ n, ~2 ^# H& L) m h: u% w1 w$ g. a
此外,以目前国内原料药的情况,很少有品种是真正的供不应求,大部分产品即使因为厂家限产等原因造成短期货源紧张,也很快会得到补充,因为长期在谷底徘徊,价格偶尔奇峰突起也难持久。因而,成本上涨和市场的垄断成了提价唯一真正动力,而目前VE、VA涨价已经持续将近2年时间,一旦该行业获利空间巨大,就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而此前在竞争中被淘汰的相关企业也可能复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