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发酵工业论坛专家群简介! 发酵原料样品在线申请! 2016食品与医药发酵产业联展
发酵企业数据库,火暴抢购中! 大量发酵技术文献免费下载 发酵工业网专家组,技术服务内容
发酵人才招聘! 美谷分子仪器高效微生物筛选技术资料下载! 《发酵科技通讯》杂志及年会征稿要求!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wdfjw

中国微生物学会简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1: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M-100系列生物传感分析仪快速、精确测定葡萄糖

    中国微生物学会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2 点击: 72
    一、简介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和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和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的生物活性制剂。
      中国微生物学会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是1988年创建的。1987年10月在江苏无锡召开的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四、五届理事会联席会议上,由董树林、辜清吾、章以浩、陈廷祚联名倡议成立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按微生物学会章程提出申请,于1988年经中国科协批准正式成立。专委会由医学、兽医生物制品专家16人组成,董树林任主任委员,张永福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权一、杨梅芳、陈天寿任副主任委员。1996年换届,由李德富任主任委员,吴祥林、余模松、翟盘兴和史德林任副主任委员;第三届委员会在2001年成立,由李德富连任主任委员。
      1989年9月在兰州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1篇,评出优秀论文12篇。会议决定出版《生物制品快讯》信息刊物,由董树林任主编。1990年试刊四期,1991年正式出版月刊,并确定由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科委会、中国微生物学会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合办。内容包括生物制品的科研、生产、市场信息。主要栏目有综述、简讯、报道、述评、专家论坛、会讯和专利索引。截至2002年元月已出刊138期。深受读者欢迎。
      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为加强组织建设,更好地开展学术活动,于1990年成立了培养基学组,由何素欣任组长。先后召开过六次学术会议,制定了培养基质控标准;鉴定了质控菌种;制定了主要原材料质控指标;编写出版了《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由陈天寿主编。
      1994年又成立了实验动物学组,组长张根木。多次召开实验动物学术会议,主要讨论制定了生产检定用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建立了实验动物合格证制度;在各省(市)科委的领导下,组织了各地实验动物的检查验收,验收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
    生物制品专委会多次组织学术活动,1990年在南京举办了冷冻干燥技术研讨会;1991年在北戴河举办了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应用研讨会;1992年在宁波召开了生物技术产品下游工艺技术研讨会;1994年在杭州召开了海峡两岸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及质控学术报告会。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加强了人、兽医之间和海峡两岸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了我国生物制品产业的学术进步。起到了学会组织推动科研与生产发展的作用。1999年底本专业委员会与中华预防医学会的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生物制品标准研讨会”,对我国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二、组成名单

    主    任:王军志

    副 主 任:谢贵林  杨晓明  

    委    员:白东亭  郭立君  李琦涵  王志武  魏凤祥  张永光  杨忠东

              许丽锋  晏子厚  申咏红  岳建新  姜北宇  范书才  李凤祥

              叶  强  李长贵  国  泰

    秘    书:白东亭(兼)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2 点击: 120
    一、简介
            二十世纪末,随着生物工程的迅猛发展,作为生物时代的一个重要领域-酶工程专业也应运崛起,为紧跟国际步伐和国内新需求,一批批生化学家和化学家以敏锐的洞察力投向这一新领域,他们也深感十分必要组织起国内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在中国微生物学会领导下,在著名的邹承鲁院士、张树政院士和国内著名酶学界教授专家鼎力支持下,全国专家在1988年云集桂林会议,一致通过组织能团结广大同行的酶工程专业委员会的决定,1989年7月被正式批准成立了国内唯一的酶工程专业委员会。
      在酶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前,自1970年开始,在酶制剂工业的基础上,国内酶工程事业只局限于蓬勃兴起的固定化酶及细胞的研制和应用,以及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反应器研制、天然酶或变异育种的酶制剂工业,在1978年和1988年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生物催化剂学术会议,已有大量成果问世。这些工作,为中国酶工程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酶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两个月后,立即组织了由十二位专家组成的酶工程代表团参加了1989年9月在日本贤岛召开的第十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与日方确立了每两年一次的中日双边酶工程学术讨论会,并积极组织学者参与每两年一届的国际酶工程会议,中国酶工程事业融入了澎湃的国际潮流,走向了世界。
      在这十三年中,不定期召开了三次大型的全国酶工程学术讨论会(1991,1993,2000年),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筹划及布局酶工程新战略和新生长点,又相继召开了二十一世纪酶工程研讨会(1999年)及酶学与酶工程发展方向讨论会(2001年),这对促进本世纪酶工程事业的正确定位,紧跟国际热点是十分及时而有帮助的。为了使科研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科研与产业化搭桥,最近我们首次组织了全国生物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会议(2002年),也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在国际酶工程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自1990年开始,一直不间断地成功延续着两年一次的中日双边酶工程讨论会。今年9月,成功召开了第七届中日双边酶工程讨论会,带动了两国酶工程研究合作及人员交流。我们也积极参加每两年一届的高水平国际酶工程会议,从1987年第九届国际酶工程会议开始,直至2001年第十六届国际酶工程会议(共八届),我们均组成中国代表团积极参加了会议,获得了酶工程研究中十分有用的内容和信息、新生长点、热点及创新性研究思想和方法,对推动我国酶工程进一步拓展深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起到了确切的效果。同时也扩大了我国酶工程研究的影响和确立了我们的国际地位,尤其是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酶工程会议,由俞耀庭和黎高翔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会议,在大会上,以邹承鲁、张树政、田波等八位酶工程学家在大会上做了特邀报告,展示了中国酶工程研究的丰硕成果,得到了国际上的好评,对国际同行产生了很大效应,会议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功,是前所未有的。自十三届至目前十六届国际会议,我国一直有代表被推选为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参与国际酶工程会议的组织工作及主持大会部分会程、我们已占据了国际酶工程的实力地位,每届均有较大量的中国论文参加会议,这并非是偶然的。
      在十三年中,我们主持、组织及参加了国内、国际双边及国际高层会议共22届次,显示了我国酶工程界团结一致,共同合作,朝气蓬勃,努力奋进的优良学风和特点,这与全国同行的一致鼎力支持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在全国我们已建立了一支强凝聚力的学术社团队伍,对本专业的发展是充满活力的,成绩是显著的,前途是光明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交流,我们已将酶工程研究与开发扩展到了许多创新性领域,并深化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上,这与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前(1989年前)的酶工程水平是有明显差别的。例如:
      一、酶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是酶工程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使用酶定向进化技术,酶基因克隆、重组杂交及融合技术,DNA重排和高通量筛选技术,可获得自然界不存在的新酶或种类繁多的、高稳定性、高产量、具有多功能及优良特性的人工进化酶,其中对大量天然蛋白质的DNA测序技术,建立大量蛋白质基因库,为杂交提供重要信息,通过计算机模拟,从头设计及合成全新的非天然有用酶已成为可能,此外,利用天然酶的多样性,通过靶子基因的定点突变,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化学修饰技术赋予酶的新结构、新特性,改进酶的催化功能,使酶制剂工业带来了一个新时代,许多成果已应用于工业、农业,显示出很好的效益。
      二、开辟了抗体酶(Abzyme或Catalytic antibody)核酶(Ribozyme)及人工酶(Synzyme)等目前酶工程的一个前沿领域,这些工作打破了酶的传统概念,这类酶对防治植物及人畜病毒病、艾滋病、遗传病及癌症将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三、酶或微生物法转化,拆分合成手性药物及精细化合物是酶工程的新热点,酶法合成引入到有机合成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革命,而非水相生物催化反应体系的建立,探讨酶与底物作用的空间结构关系,利用酶区域、位点、立体的选择性,进行酶的选择性定向调控,可使生物转化效率成倍增加,反应平衡方向改变,酶法合成生物功能分子非天然有用物质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成为可能,这是目前最活跃的一个新领域,会产生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酶法分析在临床诊断、环境及药物检疫分析、生物传感器技术亦已进入到酶分子水平阶段,如融合酶、生物芯片、酶光循环放大、提高酶的催化灵敏度及稳定性,改造酶蛋白的光学和电化学活性,以及酶固定化的空间定向,并探讨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设计新型活性蛋白已经显露出可喜的应用前景,生物芯片的机器人和计算机时代也将到来。
      五、酶及菌剂在环境检测治理与保护亦正在受到人们的注意。酶及微生物处理工业污染物、农药、污水及重金属污染等,与固定化技术和反应器研制相结合正在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糖工程学科亦已成为生物技术的前沿课题,阐明糖基转移酶、糖苷酶的作用机理、糖链的生物合成,阐明糖链作为生物体功能信息分子参与生命过程的调控,糖药物的生产及疾病治疗机理,已经受到人们的注意,也是一个新生长点。
    酶工程的发展是迅猛的,二十一世纪酶学与酶工程必然会走向分子水平深化境界,无论在理论上和应用上将有更大的革命性成效。

    二、组成名单

    顾    问:张树政

    名誉主任:黎高翔

    主    任:金  城

    副 主 任:张先恩  黄日波  马延和  冯  雁  杨  晟  魏东芝

    委    员:金  城  张先恩  黄日波  马延和  冯  雁  杨  晟  魏东芝  

    曲音波  吴松刚  谭天伟  姚  斌  徐  岩  金凤燮  林章凛

    邢新会  林  影  侯炳炎  霍兴云  张卫红  段  钢  过鑫富  

    胡洪清  丁春华  郭庆文  杨立荣  陈冠军  孙志浩  华子春  

    李正强  肖亚中  汪  钊  姚冬生  刘大岭  杨顺楷  张学忠  

    郑裕国  赵开弘  黄建忠  袁  生  夏春谷  卢向阳  谢达平

    迟乃玉  董志扬  汤  鸣  郭  勇  钱世钧  吴  克  吴建新

    刘幽燕  汪世华  史建国  华  玲  冯家勋  周长林

    秘    书:欧阳浩淼  明  佳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1: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2 点击: 66
    一、简介
            现代分析微生物学是综合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这门新学科将有助于微生物学的深入发展、开拓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新途径。
      早在50年代,某些特定微生物被作为一种化学分析试剂,用于定量分析某些难以测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微生物学家发现某些微生物的生长量与作为它们生长必需的营养成分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存在着正相关,因而根据这些微生物的生长量可以定量某些化合物。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维生素、抗生素和氨基酸等。1963年F Kawvanagh编著的《分析微生物学》的出版,是分析微生物学问世的标志。今天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经典分析微生物学。随着现代分析技术(如色谱、光谱、质谱等)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核酸碱基组分分析、核酸杂交、核酸扩增和序列分析等)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微生物化学组分及其相关产物的研究不仅可以定性和定量,定序和定位也已成为可能。例如细菌的带有高度保守性的遗传组分或特征性代谢产物被用于微生物系统发育地位的确定,在70年代出现了微生物的化学分类学,而今天的基因序列化学已经成为系统细菌学研究的必要内容。基因探针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与检测工、农和环境中复杂样品内的微生物种群,在生物技术中用于检测产品,在传染病的临床诊断中,用于检测血、尿及各种体液中特征化学标记物等。这些分析微生物学的成就,为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手段,为控制生产过程、监控环境质量和诊断疾病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和更有效的措施。过去只能用于化学分析的仪器设备,现在已成为生物学研究,特别是微生物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充分显示出极高的灵敏度和分辨力,将生物物质的定量分析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充分吸收利用现代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最新理论和最新技术,将他们应用于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决不是若干方法的简单叠加,必需有一个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这不但涉及到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须进行适当加工改进,方能相互适应有机结合。因此,从80年代开始,具有全新内容的现代分析微生物学一词已经出现在国际微生物学界,分析微生物学方法的专著已经问世。
      当前分析微生物学正在迅速发展,它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微生物和与利用微生物有关的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定性、定量、定位和定序分析,特别是微生物的单体或特征性产物的分析用于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微生物物理化学特性的测量;微生物传感器技术;免疫标记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微生物信息处理。
      随着光、机、电-体化的高技术引入生物学研究,未来分析微生物学总的发展趋势是操作自动化,样品微量化,结果精确化,设备系统化。以此为手段,将是微生物学研究更加深入,并扩展到整个生物技术领域。例如,从1994年开始的所谓时间隧道生物技术,即快速创造生物的试验,试图通过人工使DNA发展定向突变,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具有新型功能的生物;光学生物传感器系统,将可以对生物间的分子反应进行实时连续观察,将更直观地了解几乎所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或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电喷雾质谱法,将可以分析更复杂地混合生物组分,分子量可超过100kD,精度可达0.01%,质量分辨可达0.1%,灵敏度可达ng级,而分析时间只要15分钟;德国LEYBOLD AG公司生产的激光微探针质量分析仪,可用于分析单个细菌细胞,细胞的离子碎片图谱实际上是某一特定种类细菌菌落的指纹图谱。这些分析技术的出现,以及以其价格的不断降低,将大大有利于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会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984年中国微生物学会批准在普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内设立分析微生物学专业组,而后于1989年决定单独设立分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1991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该委员会下设七个专业组,即微生物化学组分分析组;微生物信息处理组;微生物物理化学特性组;微生物传感器组;标记技术组;微生物特别产物组和微生物实验试剂组,并筹备组建微生物工程中的分离分析技术组。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宁庆,副主任委员周方、程光胜。第二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方,副主任委员程光胜、彭珍荣、朱厚础、李福田。第三届专业委员会(2001-2006年),主任委员周方,副主任委员杨瑞馥、张先恩、程光胜、苏文金、朱厚础。
      如果说1963年弗雷德里克 卡瓦纳等人编辑出版的“分析微生物学”标志着经典分析微生物学的诞生,那么1986年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微生物学专辑”则展示现代分析微生物学正式走上历史舞台。随后1990年美国Plenum公司出版了“分析微生物学(方法)”,这说明现代分析微生物学已经在国际同行中得到认同,这也是中国微生物学会及相关微生物学工作者在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之一。
      分析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相继在1985年(武汉)、1987年(重庆)、1989年(安顺)、1992年(西安)、1994年(成都)、1996年(昆明)、1998年(厦门)、举办了七届学术讨论会,今后将为我国微生物学及微生物产业的发展继续努力工作。

    二、组成名单

    顾    问:周  方  程光胜  朱厚础

    主    任:杨瑞馥

    副 主 任:张先恩  李  聪  方呈祥  曾  明

    委    员:曹务春  陈  宁  戴二黑  何  林  何晓锋  黄新祥  阚  飙  

    李连青  李鲁平  梁  朝  郭云昌  马俊才  彭清忠  饶贤才  

    宋亚军  宋有涛  王恒樑  危宏平  吴  斌  吴兴安  肖  敏

    徐宝梁  尹建军  赵贵明  钟增涛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1: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微生物学会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2 点击: 45
    一、简介
           生物技术是高技术的组成部分,是世界性的技术研究热点,生化过程在生物技术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生化过程的研究从经验转向定量化和模型化更是近年来形成的新的趋势之一,也可以说是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结合的产物。至于生化过程的模型化和控制,则显得更为年轻,而在工业的技术进步上有强大的需求,迫切需要自动控制、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三个技术领域的渗透和融合。
      1987年9月18日至19日,由华东化工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生化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生化工程研究中心和生物工程学报共同发起,在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召开全国首届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108位来自高等院校、中科院、地方研究所、生物工程基地以及工厂等单位的教授、学者和工程技术界人士。参加这次会议的学者酝酿成立一个相应的学术组织,得到许多到会者的响应。
      在中国微生物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由华东化工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生物技术控制工程研究会和生物工程学报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微生物学会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1989年10月18日,由浙江大学生物研究中心和浙江省自动化学会在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二届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学术报告会,在会上于19日下午召开“中国微生物学会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成立大会上,代表们对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宗旨、章程和今后学会活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并一致推选蒋慰孙为主任委员,王骥程、邵惠鹤、欧阳藩为副主任委员,顾问为焦瑞身和俞俊棠。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为华东化工学院。
      1995年12月28日在无锡轻工大学召开了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第三届学术年会和第四次委员会会议。选举王树青为主任委员,邵惠鹤,欧阳藩、袁景棋为副主任委员,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为浙江大学。
      1999年在浙江大学召开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第四届学术年会和第六次理事会议,改选了委员会领导机构,须文波为主任委员,王树青、邵患鹤、曹竹安、袁景祺为副主任委员,专业委屈会挂靠单位为无锡轻工大学。
      2002年6月15日在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召开了第五届学术年会和专业委员会会议,讨论了今后学会活动等问题。

    二、组成名单

    名誉主任:须文波  邵惠鹤

    主    任:袁景淇

    副 主 任:元英进  张嗣良  方柏山  王树青  潘  丰

    委    员:袁景淇  元英进  张嗣良  方柏山  王树青  潘  丰  须文波  

    邵惠鹤  曹竹安  朱学峰  谭天伟  张先恩  贾永乐  叶  勤  

    郭美锦  吴铁军  荣  冈  徐亲民  沈云岐  巢天浩  陈冠胜  

    贾  茜  吴洪涛  朱欣杰  费敏锐  樊  纲  严威武  张志雄  

    杨  涛  陈  坚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1: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2 点击: 146
    一、简介
           1992年,一群环境微生物工作者,面对国外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几十年的以微生物手段治理污染环境的现实而受到启发,深感有必要把国内的同行们组织起来,在中国微生物学会的旗帜下,组建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在王家玲教授的倡导下,在中国微生物学会的支持下,在顾宗濂、俞毓馨等热心人的操持下,于当年11月在厦门召开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和高校环境微生物学教学会议。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王家玲。1996年换届,第二届委员会由顾宗濂任主任委员。在此期间,基本上做到每2年开一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还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学会环境卫生医学专委会在天津联合举办了全国学术会议。期间还不时穿插一些小规模的活动,如“全国发光细菌检测环境毒性技术培训班”、“环境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培训班”、“蔬菜残留农药快速降解技术培训班”、“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培训班”等。1985年委托杨惠芳教授收集全国同行保存环保菌种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中、英文版“环保微生物菌株分类目录”。1992年以来,本专业委员会成员撰写的环境微生物专著和教材越来越多,正是他们使全国高校环境专业普遍开设了环境微生物学课程。2001年第三届委员会成立,由李顺鹏教授任主任委员。
      经过10年的磨练,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从无到有,站稳了脚根;有了一支稳定的专业科研、教学力量和从业队伍,人员由少变多,年龄由老变轻,队伍由弱变强。更重要的是,环境微生物这一行业已逐渐被社会认识并承认、被人们接受和采纳。正由于此,环境微生物正在环境治理、环境监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展示出来的巨大功能,显示了它具有无可比拟的生产潜力。
      10年的历程表明,环境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至少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修复污染生态环境
      这是1997年本专委会太原学术会议上才受到重视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历史虽短,但已崭露头角,向人们揭示,这是一项有着非凡发展前程的事业。运用环境微生物手段既可以修复受污染天然水体生态,尤其是富营养化湖泊、河道和港湾,也可以修复污染土壤生态,尤其是残留农药污辱的农田土壤和油田开采过程中被原油污染的土壤。给水体投加除碳(有机碳)、除氮菌株,正成为一项消除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技术措施。给土壤添加除油(矿物油)菌株,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修复油污土壤的技术措施。
      2、处理污水及固体废弃物
      事实证明,污染物降解菌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它无论在污染物降解的专一性,还是在污染物降解活性的强度和持久性,尤其在降解那些难降解有机化合物方面,均比以往任何一种生化处理工艺占有绝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当筛选出强势目标化合物降解菌,配以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工程设备,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处理效果。
      对于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农业废弃物等非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来说,微生物的作用更是其它生化治污手段所望尘莫及。同样是堆制发酵,投降解菌和不投降解菌的效果大相径庭。投菌者,污染物去除率高、发酵温度高、发酵周期短。
      对于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来说,投加有专性降解功能的菌株,更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由于缺乏其它有效的生化处理手段,专性降解微生物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10年的历程还表明,在污染物的生物毒性检测方面,微生物也有着独特的功能,多种污染物敏感菌,均可供作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之用。其中,发光细菌法,已被定为国家标准(GB)方法和世界标准(ISO)方法。
      10年中,本行业者对有害微生物污染环境的作用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找到了一套科学的应对和控制技术。
      10年来,环境微生物工作者发现,这一行业存在着巨大的产业化发展前途,无论在降解菌剂开发方面还是在环境微生物工程治理方面,均充满活力,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等待从业者去挖掘和开发。
      1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环境微生物事业,要靠环境微生物学科的发展,而环境微生物学科的发展,有赖该学科基础的开拓和创新,创建在分子水平上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是未来10?0年全体同仁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回顾已经过去的10年,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全体成员及全体环境微生物工作者对本专业发展充满信心!环境微生物事业前程似锦,瞻望未来,前途无限光明!

    二、组成名单

    名誉主任:王家玲  顾宗濂

    主    任:李顺鹏

    副 主 任:郑天凌  程树培  闵  航  任南琪  赵立平  刘双江  崔中利  孙国萍

    委    员:顾继东  陈  坚  李华兴  周宁一  马  放  许  平  余龙江  

    吴晓磊  黄  正  李培军  胡洪营  董兆麟  郑  平  杨柳燕  

    王革娇  吴  坤  辛宝平  袁红莉  龙  炼  王可方  李大平  

    许玫英  陈  强  谢  冰  尹  睿  何  健  吕镇梅  骆永明  

    林先贵  张惠文  张  辉  邓  宇  顾向阳  林  敏  王  炜  

    韦革宏  王  慧  蒋建东  张晓君  许育新  阮文权  李文均

    胡勇有

    秘    书:蒋建东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1: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微生物学会干扰素专业委员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2 点击: 51  
    一、简介      
            中国微生物学会干扰素专业委员会经批准成立于1993年9月,其前身是隶属于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委会下的干扰素学组。
      在正式成立专业委员会之前,1979年8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联合发起,并与广州医学院和广州市医药卫生研究所共同主办,在广州市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干扰素研究学术讨论会。除会议主持者侯云德教授和梁希若教授外,出席并在这次大会上作学术报告的还有向近敏、杜平、邓瑞麟、陈鸿珊等我国老一辈干扰素学术领域的专家。通过这次会议,为建立专业委员会奠定了基础。
      此后,先后在常州、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昆明、庐山、烟台、张家界、九华山、福州、长沙和贵阳召开了第2~15次全国会议。从1988年开始,又先后在武汉、焦作、成都、海口、珠海和大连召开过6次干扰素和细胞因子治疗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疾病的临床应用研讨会,2008年还将召开第16次全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学术会议。此外,还在江苏省的常州和镇江两地先后召开过2次小型干扰素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专题研讨会。29年来,我们共主持召开过全国性大小学术会议共23次,会议地点遍布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19个城市。会议应征文章共计1800余篇,参加会议的人数达2200余人次。
      此外,我们还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医用干扰素学》(1985年,解放军出版社)、《癌症的干扰素临床治疗》(1988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干扰素免疫学》(198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坏死因子及相关细胞毒素》(1991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和《干扰素的临床应用》(1996年,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等10余本干扰素及细胞因子专著。还内部编辑出版了《临床干扰素进展》6期和《干扰素通讯》多期。由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协助拍摄并在全国公开放映了科普电影“干扰素”。
      干扰素专业委员会现共有委员40人,第一任主任委员为杜平教授(1993-1996),第二任主任委员为焦炳华教授(1997-2006)。现任主任委员为倪健教授,名誉主任委员候云德院士、杜平教授、刘新垣院士和焦炳华教授,副主任委员为李广善、杨吉成、王军志和潘卫教授。

    二、组成名单

    名誉主任:侯云德  杜  平  刘新垣  焦炳华

    主    任:倪  健

    副 主 任:李广善  潘  卫  王军志  杨吉成

    委    员:白敬羽  毕胜利  蔡在龙  陈亚岗  程明亮  范中善  郭  桥  

    李东良  李广善  刘晓光  刘彦君  马剑文  马雷钧  缪竞诚  

    倪  健  倪  武  潘  卫  彭乐康  邱淑华  戚中田  饶春明  

    宋礼华  时  兵  王军志  王梁华  夏  英  肖和杰  徐  伦

    向军俭  解  军  辛  滨  杨果诗  杨吉成  姚  堃  于国祥  

    曾献武  张丽兰  张振龙  张长青  

    秘    书:范中善(兼) 王梁华(兼)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2 点击: 91  
    一、简介   

    真菌毒素是产毒真菌在谷物或食品中生长繁殖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特别是黄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呕吐毒素、T-2毒素、棕曲霉毒素、展青霉素等对食品和饲料的污染造成了世界性的安全、经济与贸易问题。真菌毒素学的研究在国内外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势头,是微生物学研究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生物毒素涉及生物战争、食品安全等问题,生物毒素污染对人畜健康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细菌毒素(包括细菌内、外毒素等)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研究已成为现代微生物学、免疫学和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学科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中国微生物学会的直接关心和组织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于1995年12月向中国微生物学会提出筹备成立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毒素专业委员会的申请报告。1996年1月中国微生物学会召开的七届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做出决议,将真菌毒素专业委员会筹备组与原细菌学组合并成立“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1997年9月12日,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雷祚荣任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刘秀梅任副主任委员。
      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成立后,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专业研讨会议及学术活动:
      1998年8月在大连举办了“全国首届生物毒素研讨会”,就细菌毒素、真菌毒素、动物毒素、植物毒素、海洋生物(鱼、贝、藻类)毒素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合作意向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1年8月,由本专业委员会联合国际AOAC中国会员联络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等在北京举办了“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safety and Health)。会议邀请到美国、荷兰、加拿大、南非及我国的知名专家就生物安全与健康的相关主题,包括真菌毒素、藻类毒素、转基因食品、危险性评估、食源性危害及其监督检验技术等,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博得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卫生部门、农业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质量监督系统、高等院校、军事科研机构以及药品检验部门等150多名代表到会交流,并展开积极而热烈的讨论。面对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在分析技术领域尽快与国际接轨,保证我国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是本次会议贯穿的鲜明主题,报告内容新颖,技术前沿,信息量大。
      2002年6月,在江苏无锡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微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广泛交流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出版了论文集。2004年9月,由本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等在北京举办了食品安全与危险性评估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就相关领域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会议交流充分,学术效果良好。

    2006年9月,由本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国际AOAC中国分部、国际微生物标准委员会东北亚分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等在杭州市举办了“国际卫生检验技术与标准化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n Hygienic Laboratory Technology and Standardization)。会议邀请到美国、德国、新加坡、荷兰及我国的知名专家就卫生检验技术与标准化的相关主题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受到代表们的一致好评。来自全国各地和不同部门近300名代表到会交流,并展开积极而热烈的讨论,会议还评比和颁发了优秀论文奖。会议期间,进行了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并讨论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和学术交流等事宜。
      雷祚荣主任委员不幸辞世后,由刘秀梅接任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唐守亭和姚咏明任副主任委员;2006年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第三次换届,刘秀梅连任主任委员,姚咏明和陈福生任副主任委员。微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成立10年来,依靠挂靠单位,吸引了全国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检验部门、医疗机构等不同行业的一大批年轻力量积极关心并参加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目前,专业委员会正在积极扩大与国内外同行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努力为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拓宽领域,同时使学会的各项工作气象更新,更加充满朝气。

    二、组成名单 (2006-2011)

    顾    问:俞顺章  王荫椿

    主    任:刘秀梅

    副 主 任:姚咏明  陈福生

    委    员:高志贤  姜永强  王  静  王志刚  许  杨  赵晓联  王景林

    韩  黎  郭云昌  武爱波  计  融  阚  飚  马群飞  孙桂菊

    唐守亭  曹际娟  方向明  王恒樑  梁华平  孙秀兰  王玉炯

    叶长芸  张庶民  马中富  张祥宏  崔升辉  孙殿军  王  君

    秘    书:田  静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1: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分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2 点击: 54
    一、简介 

    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分会是中国微生物学会下设的二级学术团体。本学会于1980年12月在福州召开成立大会,推选陈騊声和方心芳为名誉理事长,王大耜为理事长,副理事长有侯昭炎、沈学源、袁庆辉、靳勇杰、诸亮和钟冠山, 靳勇杰兼任秘书长。学会下设微生物学、分析、酱油和酱、鱼露、食醋、酱腌菜、豆类食品、酿造机械、企业管理等9个学组。本学会挂靠在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后来为适应需要,1983年又成立了腐乳学组。
    1985年举行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王大耜连任理事长,侯昭炎、沈学源、唐仲增、袁振远、黄仲华、靳勇杰、诸亮和钟冠山任副理事长,第三届理事会增选张林为副理事长。
    酿造分会成立以来,在上级学会和挂靠单位的领导下,首先积极发展会员,特别是注意发展团体会员,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会的活动经费,还可以加强与有关企业的联系。同时,决定出版《中国酿造》,该刊物与1982年正式创刊,目前已成为国内本学科的核心期刊,在有关本学科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实际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对我国对酿造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成立到1995年,本学会以各学组为单位,积极组织学术活动,除个别外,大部分学组都举行过数次学术讨论会、专题座谈会或年会等全国性会议。例如1982年由微生物学组组织在上海召开的“酿造微生物育种技术讨论会”,除国内多位专家到会作学术报告外,还邀请日本著名微生物学家饭冢广介绍微生物资源的发掘和菌种保藏方法;由豆类食品和酿造机械两个学组联合召开的大豆食品工艺与设备座谈会;1983年由酱油与酱学组配合中国副食品公司在湖南常德召开的低盐固态酱油工艺技术座谈会等,到会者都很踊跃,收到了较好效果。食醋学组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坚持连续组织学术会议,例如1999年初在上海召开的食醋与健康研讨会,使专业界人士耳目一新。
    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酿造机械学组曾开展酱油管道蒸料设备调查,在对5省市20多个工厂进行认真细致的考察后,形成了新的设备设计方案,促进了生产。
    为帮助企业改进生产,以学组为单位举办过多次技术培训班,例如鱼露学组、食醋学组后酱腌菜学组都培训过许多学员,为企业增强了技术力量。
    随着国家行政体制的改革,作为行政机构的商业部撤销了,原属商业部的企事业单位大都撤并。上个世纪中期,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分会的名称虽然仍然保留,但被作为技术交流的单位归入中国调味品协会,以技术委员会的名义开展活动。《中国酿造》杂志仍然在热心我国酿造事业的一批专家和企业家的支持下,坚持出版。

    二、组成名单


    顾    问:靳勇杰  程光胜  田元兰  钟冠山  黄仲华  赵光鳌  蔡同一  李连会

    名誉主任:卫祥云  

    主    任:张  林

    副 主 任:曹晓红  霍军生  曹文涛  张  雷  姜浩奎  郭俊陆  叶有为  周  燕

    委    员:石彦国  周广麟  李国基  张贺迎  宋  钢  窦炳义  杨国伟

    沈仲华  陆翔华  徐学平  徐  荣  李晓红  刘泽俊  张殿瑛

    鲁肇元  孙书亮  常登华  谢  韩  毕  静  钟志洪  曲大亮

    叶乃容  李幼筠  阚建全  吕淑坤  居乃琥  吴  鸣  翟流栓

    徐开生  田秀芬  刘传刚  孙宝恒  杨晓燕  王丽萍  杨  旭

    王东顺  徐为纲  陈福生  董胜利

    秘    书:顾甘泉  杨丽英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10:49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1: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微生物学会海洋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03-11 点击: 179
    一、简介
            中国微生物学会海洋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经中国科协批准成立于2006年6月,是由国家民政部依法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公益性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海洋微生物学科学技术事业和开发应用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微生物学会海洋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自由讨论,团结广大从事海洋微生物学研究、教学和开发的科研工作者,促进海洋微生物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海洋微生物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海洋微生物学科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中国微生物学会海洋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经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批准挂靠在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邮编:200433;电话:021-65493936;传真:021-65334344。

    二、组成名单

    主    任:焦炳华

    副 主 任:焦念志  张玉忠  肖  湘  穆  军  

    委    员:许强芝  林永成  谭仁祥  向  华  张惠平  张 亻思  王明伟

    张元兴  崔承彬  高向东  顾谦群  王广策  王书锦  孙修勤

    孙  谧  陈  波  严小军  洪  葵  张  卫  江  红  李志勇

    李越中  周世宁  林文翰  郭跃伟  胡海峰  迟乃玉  艾云灿

    池振民  胡江春  李  筠  刘雪珠  刘  丽  马  悦  潘  卫  

    邵宗泽  王大志  张德民  张立新  章晓波  朱伟明  何培民  

    刘  斌  王梁华

    秘    书:王梁华  许强芝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站内搜索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
    !4!
    • 电话咨询

    • 13720223167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工业网 ( 浙ICP备12009778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17: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