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前天 10:49 |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这已经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近两年,随着各种问题综合作用的发酵,这种情况日趋严重,俨然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有人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大学的扩招。据报道,二○○五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五百零四万,是一九九八年的四点七倍。这样大幅度的增长在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肯定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不小的影响。还有的人将其归咎于用人单位,说他们可以提供的职位增加不多,而且条件还很苛刻。我这里也有一组数据。从二○○一年到二○○六年,北京地区的大学毕业生从六万六千人增加到十五万四千人,是扩招前的二点三倍,可是同时期北京单位上报需要毕业生数量只从四万二千人增加到五万七千人,是扩招前的一点三六倍。有一些单位女生不要,更多的单位则是需要有经验的毕业生。这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压缩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个电影,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中有一个人物叫曹茂林,人称“七十三行”。尽管曹茂林没有什么学历,可是心灵手巧,能力超强,因而被送了这么一个雅号。不光是能干,更重要的是有一颗愿为家乡建设贡献青春的决心。那个年代,一个村里要是有一名初中毕业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样的人才往往被当成大学问家和实干家,在改变家乡面貌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如今不同了,人们的学历普遍提高,大学毕业生和硕士、博士也不稀奇了,可是找工作却越来越难。这当中纵然有不少客观原因,包括上面讲的因素,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才是限制很多毕业生难以就业的决定性原因。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名牌大学,你是不是应该有点危机感呢?》列举了一些毕业生眼高手低的现象,也列举了一些毕业生工作上毫无责任感,做起事来马马虎虎。还有就是学校学的东西不能应用于实际,而实际需要的东西,学生又不会。这怎么会不让很多学生找起工作来困难重重呢?
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通常表现出两种特质。一类可塑性很强,到了大学,读了研究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更多的是锻炼自己做人做事的基本素质,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以前有个同事,研究生毕业,专业是历史。可是到了我们单位被安排的工作是刊物的版式设计。刚来的时候,没有什么人教她设计知识,她愣是凭着自己在学校学习期间训练出来的触类旁通的能力很快进入了角色。这位年轻人不仅能够按时完成期刊的设计,而且还能提出一些十分独特的创意。正是这个年轻人的出色工作,我们的刊物很快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还有一类人是可塑性比较差。这类人毕业以后,除了在校期间学的那些书本知识,别的什么都不会。不要忘了,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知识相互关联的情况是很多的。如果你仅仅将其中一部分知识割裂开来,纵然掌握得滚瓜烂熟也是无济于事的。比如,有的外语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语言本身学得还可以,其他一概不行。有一年,商务印书馆的《英语世界》招聘编辑,应聘者中不乏硕士研究生。可是,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应聘者除了英语还说的过去以外,别的知识少得可怜,甚至连普通的中国话都说不通,写出句子来病句错字非常扎眼。试想这样的毕业生谁能要?又有谁敢要?
说句实在话,过去大学毕业生不多的时候,照样有不少只会死读书的人胜任不了工作,就像科举时代的老学究,他们的学问对社会没有任何益处,只不过那个时候国家统招统分,就业问题显现不出来。如今大学毕业生如过江之鲫,又是自己找工作,于是乎这个问题猛然间突出起来。加上高等学校扩招,就业越加困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可以这样讲,不论是在什么社会,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的人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更不会找到什么所谓的理想工作。这样的人一旦“理想”了,社会就多了一个佣人,多了一个只能受益不能付出的人。常言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所谓准备,并不是你胡乱准备一番就可以,而是要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准备。只有你的准备到位了,你在社会就一定有立足之地。
找不到工作在任何社会都有这种现象,中国有,外国也有。如果一味地将找客观原因,那只能使自己心态更不平衡,更不能适应社会。到那时候,不用说工作,就连起码的生存都成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