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前天 15:10 |
---|
签到天数: 194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攻读发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酵工程专业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
本专业背靠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生物化工系、生物化学研究所,拥有各种全自动发酵罐、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等仪器设备,主要研究有:采用基因重组微生物及非重组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优化,生产菌株的选育及构建,发酵过程细胞代谢流分布,发酵过程的检测、模拟和控制,生物反应器,发酵过程的放大,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等。
一、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生化工程和发酵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发酵调控学、生物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研究和解决与发酵及生物转化等有关过程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发酵过程研究与优化
基因工程菌及非基因工程菌发酵过程的特性研究,发酵过程细胞代谢流分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的发酵过程优化(提高产物生产水平、生产能力和产物对于主要底物的转化率等),生物转化过程的优化,生物反应器性能研究、强化及操作,发酵及生物转化过程的放大。
2. 应用微生物
大量生产有用代谢产物(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核酸、抗生素等)的微生物及具有特殊性能酶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有关菌株的培养、保存、鉴定,新物质的结构确定,菌株生产性能的改进(包括采用代谢工程手段),外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酶或细胞的固定化及应用等。
3. 生化反应过程检测与控制
生化反应过程中各种热工、化学及生物变量的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生物反应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生物反应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优化,人工智能在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的生物反应过程的放大等。
三、学制和学分
学制2. 5年。培养年限2-5年。总学分不少于31分,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不少于20学分,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辅修课)不低于8学分,其中辅修课必须选读4学分,学术讲座2学分,健身1学分。加选课不计入总学分。
跨学科入学的硕士生应根据需要加修本科有关课程,并要通过考核,但所得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详见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
五、中期检查
1. 硕士生应完成有关课程的学习,获得所需的学分。
2. 硕士生应完成开题报告,开始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并有一定的进展。
3. 硕士生应向导师组报告自己的课题研究进展。
六、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开题报告前应首先充分搜集资料,查阅有关文献,并进行实际调查,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前人工作情况,课题的意义和重要性,写好文献综述,明确课题的主攻目标。提出课题实施的方案和方法,具体进行的计划,并说明其合理性。开题报告应详细列出有关的参考文献。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说明课题的意义和本人的创新之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应明确交代。论文的撰写参照《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论文必须实事求是,实验结果应尽可能显示其精度,并根据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讨论,推出合理的结论。对获得的研究成果应客观地评价。硕士生在学习期间须在本学科有关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至少1篇。
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
--------------------------------------------------------------------------------
-- 作者:lwangd
-- 发布时间:2007-6-20 10:44:33
--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曹学君老师介绍
生物化工专业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 硕士生导师
曹学君, 男, 教授, 博士。 1962年11月生。
1996年博士毕业, 现工作在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实验室(生物工程系) 从事生物分离工程研究工作,并担任相应的教学工作。
1998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两水相体系交联酶相转移催化合成头孢IV (No.29873014)”及“光敏可再生两水相成相材料的研制”(No. 20474016)。
2000.1-2002.2年赴韩国仁荷大学生物工学系做博士后研究。
2003年9月参加中组部,团中央2003“博士服务团”支援西部建设挂职锻炼一年,任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助理,主抓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工作。
2004年7月晋升教授,2005年5月批准博士生导师资格。
历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在国际英文专业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第二或第三作者4篇。在中文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以第二或第三作者8篇。申请专利4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次,其中3次发表分会场口头演讲报告,1次作为分会场主持人。历年来负责或主要参与科研课题16项。 在教学工作方面,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获本科教学奖及研究生教学奖三项。
教育经历
1993-1996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
1990-1993 华东理工大学生化工程系硕士
1979-1982 河南开封医专药学系(现为河南大学药学院)
研究与工作经历
2000.1-2002.2 韩国仁荷大学校生物工学系博士后
1996.7-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系
研究领域: 1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2 两水相体系萃取与酶催化反应
3 智能型生物分离介质的制备
教学领域: 1 生物分离工程(工学硕士,工程硕士)
2 科技英语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2002)
3 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专业本科)
4 Bioseparation of proteins (双语教学)
1986-1990: 河南省信阳豫南制药厂 抗生素工业生产
1982-1986: 河南信阳卫校药学专业任教药物制剂学
近年来代表性论著
1 Cao Xuejun, Zhu Jianhang, Wei Dongzhi and Byung Ki Hur, Cephalexin biosysthesis in PEG400-ammoniumsulfate and PEG400-magnisum sulfate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J. Microb.& Biotech., 2004, 14(1):62-67 (Eng, SCI 收录).
2 Cao Xue-jun, Wu Xing-yan, Luis J.P. Fonseca, Joaquim M.S. Cabral and Joao Carlos Marcos, Production of 6-aminopenicillanic acid i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by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with intracellular penicillin acylase, Biotechnology Letters,2004, 26:97-101(Eng. SCI 收录).
3 Xuejun Cao, Jianhua Zhou, Zhenhui Huang, Xingyan Wu and Byung Ki Hur, Preparation of high purity urokinase using single step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with p-aminobenzamidine ligand, J. Microb.& Biotech., 2002, 12(2):196-203 (Eng), 2001 Asia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onference, (Oct. 2001, Shanghai, China)
4 Xuejun Cao, Hyun Shik Yun and Yoon -Mo Koo, Recovery of L (+) Lactic Acid by Anion Exchange Resin Amberlite IRA-400,Biochem. Eng. J., 2002,3592:1–8 (Eng. SCIE 收录)
5 Cao Xuejun, Zhu Jianhang, Wei Dongzhi and Byung Ki Hur, Partition improvement of cephalexin and 7-aminodeacetoxicephalospronic acid i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for cephalexin synthesis, J. Ind. & Eng., Chem., 2002, 8(3):203-211. (Eng., SCIE)
6 Xuejun Cao, Ho-Joon Lee, Hyun Shik Yun and Yoon -Mo Koo, Crystallization and Dissolution Behavior of L (+) Calcium and Zinc Lactate in Ethanol-Water Solvent, Korea J. Chem. Eng, 2002:19(2):301-304 (Eng, SCIE)
7 Zhu Jianhang Wei Dongzhi and Cao Xuejun, Effects of Hydrophobicity of Ethylene oxide-Propylene oxide copolymers on Phase Diagrams of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and Partition Behaviors of Cephalexin and 7-aminodeacetoxicephalosporanic Acid, Chinese J. Chem. Eng., 2002,(2):240-243.
8 Xuejun Cao, XingYan Wu, Tong Wu, Keming Jin and Byung Ki Hur, Concentration of 6-Aminopenicillanic Acid from Penicillin Bioconversion Solution and Its Mother Liquor by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Biotech. And Bioproc. Eng., 2001, 6:200-204 (Eng.)
9 Xuejun Cao, Ho-Joon Lee, Hyun Shik Yun and Yoon -Mo Koo, the Solubility of Calcium
and Zinc Lactate in Water and Water–ethanol Mixture,Korea J. Chem. Eng., 2001, 18(1): 133-135(Eng. SCIE收录)
10 Jian-Hang Zhu, Dong-Zhi Wei, Xue-Jun Cao, Ye-Qing Liu and Zhong-Yi Yuan, Partitioning behavior of cephalexin and 7-aminodeacetoxicephalosporanic acid in PEG/ammonium sulfate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J. Chem. Tech. and Biotech. 2001, 76:1194-1200.(Eng. SCI 收录)
11 Dong-Zhi Wei, Jian-Hang Zhu, Xue-Jun Cao,Enzymatic synthesis of cephalexin i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Biochem. Eng. J., 2002, 3599:1-5 (Eng. SCIE 收录)
12 Meng Tang , Xuejun Cao, Zuozhen Liu, Xingyan Wu and Gance Dai, Synthesis of Glycidyl
Methacrylate-Based Matri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of Urokinase,
Proc. Biochem., 1999,34:857-862. (Eng. SCI 收录)
13 Cao, X.J, Zhu, J.W., Wang, D.W., Wu, X.Y., and Dai,G.C., Affinty chromatography
purification of urokinase with epichlorohydrin activated agarose matrix , Chinese J.
Chem. Eng. 1997, 5(1): 69-73.(Eng., EI 收录)
14 Xuejun Cao, Jiawen Zhu, Dawei Wang , Xingyan Wu and Gance Dai, Purification of Urokinase by affinity Cross-flow Filtration Using a Water-Soluble Macroligand, Enzyme Engineering XIII, New York Annals of Academic and Science, 1996,V799:454-459.(Eng., SCI 收录)
15 朱建航,魏东芝,曹学君,袁中一, 酶法合成头孢氨苄的反应-双水相萃取的耦合过程研究,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2003, 54(1): 95-99
16 刘叶青, 徐殿胜,曹学君,桑玉英,长秀萍,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离纯化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27(4):361-363
17 何汉平, 刘叶青, 曹学君, 张秀萍,PEG 修饰青霉素酰化酶及其在两水相生物转化体系中的分配,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 27(1):109-112
18 何汉平 曹学君, 有机相酶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 2000, 20(1):2-7
19 曹学君, 刘叶青, 膜分离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综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0,21(5):212-214
20 曹学君,邬行彦,戴干策,利用锌离子从人尿中分离尿激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8,24(4):427-430
21 曹学君,唐蒙,邬行彦,戴干策,联苯胺亲和层析纯化尿激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8,24(5):515-520
22 曹学君,邬行彦,朱开昱,戴干策,头孢唑啉为配基亲和层析纯化尿激酶,生物化学
与生物物理学报,1998,30(6):635-637
23 曹学君,邬行彦,反渗透回收结晶母液中6-APA ,生物工程学报, 1998,14(4):468-471
24 朱家文, 曹学君,王大为,邬行彦,戴干策,水溶性亲和配基的制备及其应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25(6):563-566.
25 庞正宇,曹学君,邬行彦,聚苯乙烯亲和载体纯化尿激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996,22(4):417-421
26 周昕,曹学君,庞正宇,唐蒙,HD-2弱酸性树脂从人尿中提取尿激酶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8):243-245.
27 曹学君,蒋勇灵,沈晴,邬行彦,青霉素酰化酶基因重组大肠杆菌在两水相体系中的催
化反应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4,19(2):131-133.
28 曹学君, 刘彦明 邬行彦, 两水相中聚乙二醇浓度测定, 分析化学, 1993, 21(12):1470
29 曹学君,邬行彦,青霉素酰化酶裂解反应的两水相体系中葡聚糖浓度的测定 。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4.19(1):61-62
30 曹学君,孟祥安,邬行彦,产青霉素酰化酶大肠杆菌ACCT11105在两水相体系中的动
力学性质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1994.19(1):3-5.
31 曹学君,何承梁,张保平,卷曲霉素除热原新工艺应用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1992.27
(5):288-289
32 何承梁,曹学君,卷曲霉素两项主要质量指标分析。 天津药学, 1989,4:14-16
著作及专利
著作:
新编生物工艺学(上下册),第22章,层析分离法(下册),P157-181,化工出版社,2003。
专利:
1 曹学君,一种鹅去氧胆酸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03151475.8 申请日期:2003.9.29
2 曹学君,孔凡旗,一种用于两水相系统的光敏感可再生聚合物。申请号:200510024672.7,
申请日期:2005.3.28
3 曹学君,秦伟,一种用于两水相体系的pH 敏感型可再生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期:2005.4.28
4 曹学君,沈莉莉, 一种用于亲和沉淀分离系统的可再生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科研课题
1 卷曲霉素除热原新工艺应用研究,1990年获河南信阳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1990, 第二完成人).
2 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在两水相中的催化反应,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990-1993, 第二完成人).
3 亲和超滤大规模纯化技术的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3-1996,博士论文).
4 尿激酶的分离与纯化 (1995-1997,负责).
5 反渗透浓缩6-APA , (1997,负责)
6 基因工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纯化,(1998,子课题负责).
7 两水相体系交联酶相转移催化合成头孢IV。(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873014,1999-2001,负责)
8 乳酸分离与偶合发酵 (2000,在韩国仁荷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
9 修饰分子筛在超临界条件下分离DHA与EPA。(2001,在韩国仁荷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
10 注射用胰激肽原酶亲和纯化方法(2002,负责)
11 环境友好的鹅去氧胆酸提取纯化方法(2002,负责)
12 硫酸软骨素A 组分的生产工艺 (2002, 负责)
13 环境敏感型可再生两水相体系的研制(2002,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负责)
14 青霉素酰化酶裂解酶产物分离技术改进 (2003, 企业合作,负责)
15 分子模板相转移不对称合成熊去氧胆酸(2004, 校科研基金,负责)
16 光敏可再生两水相成相材料的研制(2005-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474016,负责)
科研获奖
卷曲霉素去热原工艺的应用研究,1990 年信阳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国际交流
1 Enzyme Engineering Conference 13th (Oct. 17-19, 1995, San Diego, USA)
2 Young Asia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onference(7th YABEC 2001, Oct.28-30, 2001, Shanghai, China)
3 Young Asia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onference(9th YABEC 2003, Nov 13-15, 2003, Cheju Island, Korea )
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process and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ISBBE2003, Dec. 15-17, 2003, Shanghai)
教学成果
1 曹学君, 教授大学生《生化分离工程》任选课的一点体会, 教育研究, 1999, 3-4:15
2 曹学君, 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尝试, 教育研究,2003,1:44, 47
3 曹学君, 研究生《生化分离工程》教学改革思考,化工高等教育,2004,1:15-16)
4 1999年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评优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5 2002年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课程评优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6 2003年获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主讲教师称号
7 2004年华东理工大学教学评优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8 2005年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学《生物分离工程》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
联系方式
E-mail:caoxj@ecust.edu.cn
Tel: 642529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