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前天 10:49 |
---|
签到天数: 192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引智工作良性发展
--------------------------------------------------------------------------------
2008/05/16
河北省科学院
在省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引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照国际合作要为促进科技进步和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充分发挥科研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围绕我省科技与经济建设,积极组织和实施具有实质性的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一、充分利用引进的国外智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形成引智工作的良性循环
2002年以来,我院承担完成了国家外专局、省外专局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近20项(其中重点项目7项),项目经费总投入几十万元。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乌兹别克斯坦、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在生物工程、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国际合作研究,尤其是与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细胞与遗传研究所在生物制药,植物微生态制剂、生物酶制剂、药食用真菌等领域有着长期的多项科技合作研究。
(1)我省是农业大省,针对农业病虫害防治,我院与俄罗斯科学院开展了中俄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先后组织聘请俄罗斯专家Shumny院士、Vera博士与我院生物所和微生物所科技人员合作,在我单位自行研制的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的Bt生物杀虫剂基础上,将其与俄罗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silk结合、并辅以微量元素,通过研究制剂剂型、复配研制出集杀虫、生长调节、肥效于一体的新一代复合生物制剂。利用我单位分离鉴定对植物病害有拮抗作用、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赠送的对植物有防病促生作用的荧光假单孢菌通过有效组合,研制成的复合生物制剂。利用微生态理论,采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有益微生物和荧光假单孢菌研制研究出的复合土壤微生态制剂。该成果已获得省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正在办理生产许可证和申报国家专利,并进行了一定面积的推广应用。该成果的获得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主要意义。
(2)传统制革业对环境会产生较大的污染,而生物蛋白酶的引入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引进俄罗斯专家Gonchar博士、Gurianova博士,针对我院微生物所研制的“JW-2”蛋白酶产生菌菌株的不足,双方交流考核对方皮革加工用和医用酶的性能,交流菌株、发酵工艺。同时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对我方原有的“JW-2”蛋白酶进行改造,构建不产生胶原酶,脱毛专一性强的高产菌株,并通过发酵工程技术研究提高菌株产酶能力和发酵活力,利用俄方先进的电子束辐射固定化酶技术共同研制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皮革加工用和医用酶,开展用于皮革加工和治疗人、畜化脓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在浙江省义乌制革厂、江苏省镇江制革厂、山东省烟台制革厂、河北省辛集、无极、留史等几十家大型制革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中试应用,获得了很好的成功,受到了使用企业的普遍欢迎。在国家组织的鉴定中,“Jw-2”脱毛酶的应用脱毛技术被评为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项目的研究与应用也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视。如中国皮革工业研究院、(俄)莫斯科大学轻工学院、(俄)科学院细胞与基因所等,这些机构与我们开始进行了更加紧密的科技合作。在项目开发上,国内到目前为止,已有七家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与我们进行了洽谈,表达了合作发展的意向。
(3)桦褐真菌是一种珍稀药有真菌,是21世纪的保健功能性食品,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肿瘤和高血压的功效。我院微生物所对桦褐药用真菌人工驯化栽培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我们根据俄罗斯方面对细胞生理、生化分子机制领域分析及其应用研究的优势。积极协调组织申报了“药用多孔真菌资源开发与基因储备”国际合作课题,中俄双方在野生药用真菌的选育及驯化栽培开展了研究。对中国与俄罗斯境内的野生桦褐孔菌资源进行勘察与标本采集,并从中选择药用活性较强的品种展开全面研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比较。通过对野生桦褐孔菌菌丝体的分离与纯化培养,选择出适宜桦褐孔菌栽培生长的培养基,对桦褐孔菌人工栽培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人工栽培模式进行了选择。目前双方正进一步协商将该成果形成产品推向市场。同时双方在科技合作项目的基础上,签订了多项科技合作协议及有关备忘录。
(4)积极组织我院激光所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生产统一企业研究与开发中心在激光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利用白俄罗斯的先进半导体激光器、测控技术,邀请白俄罗斯专家Kurganovich博士、Yanykovich博士和我院共同完成了激光液面控制仪和激光测径仪的改型设计,研制出新型玻璃料滴多参数检测仪,并进行了激光三角位移检测技术的实验研究。双方签订了科技合作项目协议书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5)自2002年起我们组织我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波兰什切青农业大学在生物肥料进行了合作研究,又申报了“复合微生物菌剂生态适应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课题,利用微生物所生产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生物磷钾肥)在波兰西北部砂质土壤上进行了不同作物的应用效果研究,已分别在当地主要作物玉米、马铃薯和萝卜上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田间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应用效果。
(6)我院与乌兹别克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就“来自真菌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研究,利用乌方的微生物技术和酶真菌菌种,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该菌株葡萄糖氧化酶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酶的特性以及对葡萄糖氧化酶生产中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与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和该菌株所产的葡萄糖氧化酶的氨基酸组成成分。
二、利用引智工作,促进中外科技学术交流
针对我院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的需要,先后聘请了Shumny院士、V.S.达施科维奇博士等十几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如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细胞与遗传研究所微生物生命科学技术部的负责人V.S.达施科维奇博士在根际微生物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从事农用微生物制剂研究工作多年,在俄罗斯农用微生物制剂领域享有盛誉,目前她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俄联邦授予的五项国家发明专利。现任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细胞与遗传研究所所长Shumny院士,他在植物遗传学、细胞与基因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国内外相关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遗传学在电子辐射及其它治理西伯利亚人工污染工作中的应用”,“共生期间豌豆变种遗传学试验”,“突变植物的bicytronic试验”等多篇论文。他多次访问中国,并与我院签署了多项技术合作协议书。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上对我院科研水平提高和产业化等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被省政府授予在河北省经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荣誉奖-----燕赵友谊奖,被编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河北省外国专家局主编的外国人看河北一书。
我们先后组织邀请了所聘任的V.S.达施科维奇博士、Gurianova博士、Kurganovich等专家分别在保定、辛集、石家庄等地为我院科技人员及有关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作了“农业微生物制剂”,“生物酶制剂”及“激光技术”等有关学科的专题学术报告,听众达几百人次。通过中外科技专家的学术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注重外事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我院科技外事交流工作由专门的科技外事办公室统一组织管理。随着对外交流和合作的不断增加,针对我院的科研外事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外事工作的规章制度,对聘请的十几名专家建立了专家库,对国际合作项目由专人管理,在外事工作中牢记“外事活动无小事”,特别注重外事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养,先后派出管理人员参加省外专局、科技厅组织的外事业务培训,及时了解国家的外事政策,提高外事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严格遵守国家的外事法规和纪律,在外事活动中积极主动宣传我国外事政策,在科技合作项目中及时与外国专家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在外事工作管理中没有发生过涉外事故。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和外国专家的好评。
通过对引智项目的管理,使我们认识到要想圆满顺利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为此我们制订了有关引智经费的使用制度,对引智经费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加大对引进智力和科技合作项目的投入,近几年,除上级引智经费外我院先后又投入经费近百万元,使引智项目顺利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促进了我院科技事业的发展。
正是基于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外国专家,建立科技研究合作关系,不仅扩大了我院科技人员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我院的科技发展水平,达到了宣传河北,宣传科学院的目的,对我院国际科技合作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