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发酵工业论坛专家群简介! 发酵原料样品在线申请! 2016食品与医药发酵产业联展
发酵企业数据库,火暴抢购中! 大量发酵技术文献免费下载 发酵工业网专家组,技术服务内容
发酵人才招聘! 美谷分子仪器高效微生物筛选技术资料下载! 《发酵科技通讯》杂志及年会征稿要求!
查看: 2381|回复: 0

医药股难逃被市场抛售的命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昨天 10:15
  • 签到天数: 20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8-6-17 09: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100系列生物传感分析仪快速、精确测定葡萄糖
    在持续高CPI的大势下,5月份一度因各路资金为避通胀而突击医药股并导致医药板块一枝独秀的现象,目前俨然不在。
    * r  t- ^# Y( U% E( D/ f* T
    , ^4 s1 J/ t) X8 g, {/ F4 T    6月12日,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CPI数据显示,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2%,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7.9%,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4%。
    * i! g& s' w8 r2 Y( X
    . _0 w  H. `+ U: V* J" I; h* O: a    这一连串的数据虽然比前几个月有小幅下降,不过,由于国内大多数药品受到价格管控,大多数医药类上市公司转嫁通胀的能力不强,加上当前极度弱势的市道,医药股亦难逃被市场抛售的命运。6月,股市资金在医药板块已呈现净流出状态。
    9 x: \+ M$ ~6 n& V1 e* i
    5 `" W2 ~5 c; r- ~0 _* b$ W9 s    周二跌幅超大盘
    3 T3 ~! H0 i) Z: C1 L
    3 ]7 K5 P) K2 I. `) q3 i$ _: F/ J    根据中金计算的“主买净金额”指标,6月第一周资金主动净流入仅28亿元,同时日均成交量也继续下降。从行业来看,流入意愿最高的行业已经变为通信、建筑业、农业等板块;医药行业则成为流出意愿最高的板块之一。 # z) n' V& m8 G9 T7 E' K

    # e3 h* n( W& j2 i9 V    受外围股市低迷和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沪深两市6月10日双双直线下挫,除32只个股上涨,其余全部下跌,近千只个股跌停。一直被市场认为“避风港”的医药板块亦随大盘跳水,100多只医药类个股中有近70只个股跌停。
    ) S) V# r3 v* x" Y7 k
    6 B  V+ Z8 M( T6 \1 m    当日医药板块平均跌幅超过大盘,达-8.41%。整个板块仅2只ST个股上涨,其中ST科苑自今年1月份重大资产置换暨定向发行后,主业已非医药产业,而ST迪康上涨则属异动。事实上,当天基本上是整个板块集体“飘绿”。 3 o" Q* s/ ~2 d. h
    0 q/ t: G7 {+ t; w2 p' O, U$ @: m
        6月12日,沪指破3000点的关口,市场恐慌和观望气氛加剧。记者注意到,以往“唱多”医药板块的机构分析师已在改口,“当前这种极度走弱的市道下,医药板块的独立性已不强,投资者短期应谨慎入市”。
    ! y/ W: `6 @" \) X) H0 G, }
      F! w5 P6 F, r8 Q    上述上海某证券公司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同时认为,虽然目前国内医药板块的估值已经有所回落,但依旧偏高。估值高启的医药板块在走弱的市场中风险大于机会:“本轮全球股市调整中,美国医药股也在跌,但其整体市盈率为20多倍。国内医药产业市场垄断性比美国市场差、同质化竞争严重,将上述因素作比,国内医药股的估值应该比美国低,但实际的情况是,国内医药板块估值比美国至少高了50%。”   Z) o! T5 R) \0 ~5 g
    " b! N- T6 k+ o2 Z, p9 U- C9 Y0 h
        来自Wind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按照2007年年报计算,国内医药生物板块的整体市盈率为47.12倍。而目前仍维持在40倍左右。 & I8 A* S* c- W; ?

    + b+ C$ K* b3 ?, V( p    由于大盘进入深层次调整,市盈率偏高的医药板块,其资金流出亦在继续发酵中。和讯网千股宝典频道6月12日发布的A股咨询报告指出,最近一周医药与医疗子板块流出资金达到8.7亿元,而流入的资金仅为2.2亿元。除了医疗器械进、出资金基本持平,中医及中药、生物医药等子行业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净流出。 / x2 G6 B4 w( ^- v! u# ^$ M

    / X! L9 x; M# v2 j8 v$ X    成本转嫁困境 5 |- a9 L9 O! S

    ( K3 d3 w; U2 v; h5 X    随着“唱多”热情的过去,还有一个利空正被重新审视。
    2 g$ u! Y8 a# `3 U2 P4 o/ D8 H  a) V" m9 B3 D
        回顾今年以来持续高涨的CPI,相较水电、食品等行业纷纷涨价,医药行业承受的压力亦可见一斑。
    9 c0 A, r) k" e( H% a3 W0 O
    2 F6 W' c- L) C1 K! Y4 V  M5 B    今年2~4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都在8%以上,5月虽稍稍回落至7.7%,但依旧高启。而同期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均仅在3.2%左右,其中,西药价格上涨一直在1%左右。
    6 v6 U9 p, e: q5 c* H# B. m' r4 m+ r/ c$ Y6 I# p
        在同一市场下,医药行业与食品等其他行业承受着基本相同的成本上涨压力。业内分析人士就此指出,医药涨价有限,主要是由于国家对药品的价格管控,但这也导致了医药板块转嫁通胀能力受到制约。 ) l9 L8 P, H# I4 G- D) y: L

    * |" S' g( x: \$ j: Y    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5月份CPI数据,以西药价格为例,由于这类药品大多有最高限价,其上涨幅度一直在低位徘徊,而不受价格管控和管控力度较小的中药材和中成药则基本与CPI走势相仿,始终维持在7.9%~10.7%之间的高位。
    $ ~5 R  T# i8 D; H  H) H- f0 E; F
    ; B8 I  t/ c/ V; N; \    “成本上涨与最终产品市场终端价格上涨受限,肯定会导致毛利下降;另一方面,在成本转嫁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外加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出口亦会受到影响。这显然将影响公司业绩。”业内一位人士如是指出,虽然医药上市公司出来的一季报业绩依旧相对靓丽,但医药行业抗通胀到底能走多远,“还是一个数字游戏”。 1 G: j- a% p2 y
    1 v! Z( i* ~  f
        目前,国内不少分析机构已经在陆续出高通胀和弱市双重夹击下医药板块的策略报告。申银万国近期一份相关报告,建议关注技术壁垒较高的医药股,医疗体制改革受益股中的流通渠道企业和中药企业以及主业成长态势良好、存在刺激因素、业绩有望出现超预期增长的个股。 ' O+ a- |# G2 n# t' t' U: u
    : ]( D4 M2 M! _* N% Y& n# w0 w
        武汉新兰德证券分析师余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就医药板块来说,维生素等涨价题材的个股抵御通胀的能力会好一些,但由于价格上涨已经体现在了当前的股价中,除非进一步涨价,不然股价上涨行情将随之结束。化学制药方面,由于石油等原料持续高涨,医药行业上游原料药和包材成本上涨压力明显。 8 I/ _; u' q& w

    . M, q6 _5 i! _" `6 g2 b% t    “当然,医药行业尚存在一定的积极因素,市场刚性总需求还是在稳步上涨,医改利好亦尚未释放。但当下这个行情,对医药板块来说,关键在大盘。”余凯最后说道。
    ; |, f0 j: J  E$ x1 D; m4 ^6 V7 m  S! N& R3 S3 J$ z1 m
        相关链接 5 I5 Y9 {7 m$ x' G6 \
    . O+ O; }) n5 C: r  _, `: S
        通胀时代的医药投资策略
      ^# E* h( \4 s% L. a0 E
    3 `( m) p5 N) u  m    本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探索医药行业在通胀年代盈利状况的变化,进而探索哪些子行业具备较强的抵抗能力。 8 B. U! H6 z) c% J

    ' ?; s: u4 T8 h! u    高通胀里无处避风
    ( v( J9 X$ s: D# b) o
    + T) P2 G; ]5 v1 S    追溯十年,可以看到,医药行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同期GDP增速。这表明,在国家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里,医药行业保持更加稳定和快速的增长。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投资者们关注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 f. y4 n: A! |& Y# [2 a

    5 Z' f5 n, A2 U1 ]/ V1 S    但是,对比十年间发生的两次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时代,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第一次通胀是在2003~2004年间,第二次通胀就是目前。而在上一次CPI增速3%~5.2%、GDP增速9.8%~10%岁月里,医药行业的收入和利润也同步陷入了低谷,销售收入和利润呈现下降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医药行业似乎无法幸免于通货膨胀。但奇怪的是,在此次进入高通胀的日子里,医药行业的利润增长却伴随着CPI如火箭般一路上窜。这一前一后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 J+ w7 h/ a; D' N' x9 v7 U+ @
    & y! m) s! N5 t; l- I# R* X    在2003~2004年的高通胀阶段,医药行业的销售成本和费用也同时大幅度上扬,其中销售成本的涨幅要远远高于销售费用的涨幅,显示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非常快,带来的就是销售利润率的下降,从2003年年中时的9.7%一直下降到2005年年初的8.7%左右。
    : a0 ]7 Y7 ?, o8 T0 a% z) R2 S& F
        我们考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整体通胀,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另一方面,2003~2004年的多次药品降价,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p2 q2 o2 J% p) n8 G

    2 q5 ^. u. {8 J4 ^( g3 z0 Y! D& }    我们将视线拉近到最近的2007年和2008年年初。可以看到,经过2007年的复苏,医药行业在2008年年初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利润增速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对于2008年年初的行业变化,我们认为高通货膨胀对于医药行业的传导正在不断产生强化,未来几个月医药行业的利润变化值得密切关注,行业有可能将会出现一个向下的变化趋势。 - z7 B9 _0 T# r6 O( `

    " b5 N3 |0 c; z0 f$ N    从2007年底开始,医药行业的成本和费用出现明显的加速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导致利润增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医药行业虽然还有一些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但依然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医药行业在高通胀的时代里,似乎也很难成一个真正的避风港湾。 & m9 V! R  Y" ]  `! u) q6 F
    0 k" Z6 z; A6 s  ^# v' L- |: v! v7 y
        生物跳跃中药稳健 & I7 ?! h, h' f2 O7 G( h4 f
    0 Z4 M# a# [* x+ g5 U6 m5 Z
        对医药制造行业各个子行业在2003~2005年间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进行分析显示,当CPI达到顶峰的阶段,各行业收入基本还是维持一个增长向上的过程,其中生物生化药表现最为突出。但是,在利润增长方面则出现了有趣的现象:生物生化药依然表现最好,增速最快,但下降也非常快。从稳定性的角度来说,中药行业表现最优,始终维持在15%~20%之间。 0 A! G- s  X. n

    $ j9 X5 N# R: Y  c    从销售利润率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在成本压力激增的情况下,由于中成药大部分是拥有品牌的或者高毛利的注射液,因此具备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所以销售利润率维持在一个较高位,没有出现大幅下跌,而生物生化药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0 N0 P3 u' k. s. r4 l  x+ \

    1 ]) o2 [; `: {# X2 v# ^    2003年6月~2005年6月是市场上最黑暗的时期,此阶段A股的跌幅为34.16%,而医药行业整体跌幅是45.92%,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中药行业,其次是化学原料药(在此阶段,原料药正好赶上了一段幸福时光),接下来就是生物医药。
    欢迎邀请新人加入发酵工业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站内搜索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
    !4!
    • 电话咨询

    • 13720223167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工业网 ( 浙ICP备1200977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8 08: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