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6 天前 |
---|
签到天数: 20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進入“紅色五月”,受梅花集團——全球最大的味精生産商之一—重組的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五洲明珠(600873.SH)連續拉出七個漲停,市場爲之側目。
/ b5 V: ]" M! R. z7 R- ], t
! w0 }9 o# w/ `0 ?+ u 而在此前的香港資本市場上,同樣以味精和谷氨酸爲主打産品的阜豐集團(0546.HK)早已走出了一輪瘋漲行情,股價半年内飙升四倍,從1月2日的0.45港元/股一路上漲到5月22日1.65港元/股。
/ `) B& b( I2 m' S3 j. S: P9 H" }
一貫受市場冷遇的味精行業一時成爲焦點。它的盈利能力到底有多大?5 U% ?/ G; E( u
r2 u, G/ k& R* L+ m
5月21日,阜豐公司,這家2007年在香港上市、号稱全球第一大的味精和谷氨酸生産商及全球第三大黃原膠生産商卻又頗爲低調神秘的企業,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S% g, a8 p$ l( b6 ?4 ]3 n x& X) m; x$ N s" v
對節節攀升的股價,董事長兼總裁李學純一笑而過。然而,當話題轉向目前行業現狀時,這位農民企業家流露出一份少有的霸氣,“2008年公司業績之所以不錯,得益于2007年我們不惜發起價格戰,并成功領導了味精行業的重組和洗牌。”- J1 d6 F# |$ C- u$ Y7 O
9 ?, O7 I$ O0 w4 I
“金融危機又是一次行業重組難得的機遇,我們的戰略是盡快擴大黃原膠的成本優勢,通過巨大的成本優勢換取市場優勢,通過降低價格将全球市場占有率從目前的30%擴大到50%。”在李學純的眼裏,酷的價格戰将是再次擊敗對手最有效的武器。/ Z+ t) }$ y" T' K
6 A) \% H# R* J4 G4 A4 s 然而,在大多數分析師眼中,味精行業早已是一個日薄西山的行業,污染嚴重、盈利低下使得未來行業發展态勢并不是很好。“污染治理成本非常高,甚至連公司盈利能否覆蓋掉污染治理都是問題。”中信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薄官輝分析。! R% V6 s) U) w
- T* X/ T2 A" @. e/ C" @( }% E5 r 原材料大跌毛利飙升
/ `; z9 [; w; Y% _
4 o( G4 Y$ W2 @3 S6 a4 ?4 E7 c 2009年3月16日,阜豐集團發布2008年年報,與2007年慘淡的經營業績相比,2008年實現了大翻身:截至2008年12月底,公司營業額比上年同期上升46.6%至35.85億元人民币,毛利增長158.1%至6.4億元,毛利率上升7.8個百分點至18.0%;公司每股收益0.17元。
/ n9 y3 M" M2 x4 f' u9 B; M2 W
“與很多行業不同的是,味精行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相對較小。而且2008年下半年以來,味精和黃原膠等主要原材料玉米、煤炭價格大幅下降,味精企業的生産成本也得以下降。”東方證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指出。
$ h$ ~$ b* d l; ~! N
! q, W. `" r# w4 ~: V% p! a 據李學純介紹,阜豐生産的味精,玉米和煤炭各占總成本的50%和15%;玉米占新興産品黃原膠的生産成本則較低,約15%至20%,煤炭占55%。" q6 j% R. i2 D9 r; \+ y; l3 O% h9 P
# i, k4 @7 Q9 M. e3 J9 V& V& n) p( H “盡管2009年一季度,玉米價格有2%至3%的回升,但仍大幅低于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企業盈利空間得到很大改善。”李學純介紹,“但是2008年的良好業績不僅僅歸功于原料價格下跌,主要得益于2007年阜豐發起的行業重組。”$ D o" V6 l% }) V/ D/ y
+ ?8 t X9 t/ \ i. G5 L3 J 當時的背景是,2007年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發布關于淘汰四類落後産業的通知,味精赫然在列,按照國家政策産能在3萬噸以下生産企業将逐步淘汰。
+ k5 v; p1 S- j6 s7 a$ F; ?; @2 G) d. `2 u3 o
經過一年的重組和整合,大量小型味精産倒閉,将近30%-40%的産能退出市場。“經過行業重組,味精銷售價格有所上升,整體毛利也有所增長。”廣發證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 @3 Z+ C) j7 S$ f- W. w& Z+ J3 ?
; A: d$ U9 u3 o- \: q 重祭價格戰. W% _+ @6 ^; q4 }$ v9 D F
1 V9 ?2 h# Q" w" r 李學純表示,2009年金融危機大背景下,阜豐将再次使出價格戰這一殺手锏,利用自身成本優勢推動新興産業黃原膠的行業重組。5 `5 X4 P3 m" Q7 W% \5 f; d5 o7 c
) E8 V% ^: ], n9 I 在阜豐35.85億元的營業額中,其中味精和谷氨酸(味精的一種)20億元,貢獻度接近60%,黃原膠4.5億元,貢獻率從2007年6.1%提升到2008年的12.6%。, Z5 M2 \7 }" M6 K5 W" v
# m' _, a& k6 n( D
據阜豐公司董事李鴻钰介紹,目前全世界黃原膠行業産商大約在十家左右,美國斯比凱可公司(CPKELCO)、山東中軒公司、阜豐位列前三。阜豐的目标是,通過低價策略将全球黃原膠市場占有率從目前的30%擴大到50%。
. `! b, W/ ?6 A4 m& \, D
q" B; q" w9 v8 T7 ~3 Q 據行業人士分析,目前黃原膠國外廠家和國内廠家有很大差異,國内廠家有很大的成本優勢,而國外企業在成本壓力下,紛紛停掉了生産線,轉向從中國采購黃原膠。9 f: l7 O |0 ~$ L; ~3 c7 w) P
) Z2 p6 K# {5 r) v 國内的黃原膠企業生産基地集中在山東,阜豐公司2004年進入黃原膠産業,其山東生産基地年生産能力可達8000噸。從2007開始,阜豐先後分三期,在内蒙古建立生産線,第三期完成之後,其産能将達到4萬噸,占全球總需求的50%。& R" }4 |6 o( X$ s2 q8 F
5 ]/ q$ e+ K% A6 r
“煤炭占黃原膠生産成本的55%,而内蒙的煤炭成本是山東的三分之一,因此具備巨大的成本優勢。”李學純介紹,“山東企業黃原膠生産成本一般爲1.8萬元/噸,而内蒙古僅僅爲8000元/噸,不到前者的一半。”
6 a3 |- Y* \- V
2 |% g6 y- z- ~, j. @* i/ o6 K 價格戰将再起。“我們将用低價打開及占領市場,擴大市場份額。”李學純如此表态。$ s4 G3 \ n2 b L, Y
+ T" H, A! V0 k# Y) j$ u
轉型疑問
; n- @) \; b' V5 s. s( L4 ]) K6 E/ b' y x0 K0 j
/ d# o2 t4 }2 Q x8 \1 j7 Z
在阜豐整體産品結構中,黃原膠僅僅占10%左右的比例,味精及其相關産品占90%。李學純如此不遺餘力推銷黃原膠頗爲耐人尋味。 F" `; f# R6 ]7 q$ ?1 s+ t' a
9 T- d4 M! d4 h& E
與阜豐2008年漂亮業績相比,同樣在香港上市的另外一家全球味精生産商——台灣味丹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317.HK),卻要慘淡很多,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僅9.81%,而淨利潤同比下滑50.15%。
# _& e+ {) d2 y) f3 q p9 i0 d9 g( ~, u9 y3 s
至于梅花集團借殼五洲明珠導緻後者股價大漲,行業分析師認爲,這并不是看好味精行業未來前景。“市場之所以如此追捧五洲明珠,是因爲按照其重組時每股收益不低于6毛錢的盈利預期,以及現行食品飲料行業20多倍左右的估值,假如收購成功,股價應該在十幾塊錢左右。這是一個合理的數字。”東方證券某分析師表示。
) s r w9 H, {* [$ g9 K2 v
9 X, `: V% m% E8 p, P 同時,金融危機下,黃原膠價格已成跌勢,再起價格戰的想法受到挑戰。' z7 s+ n7 U& Q6 b. ]: V" w' l
$ A E/ Y+ h5 m, V0 m" ^
據業内專家介紹,黃原膠有兩個用途,一個是食品行業、一個是石油開采。2008年下半年,全球油價從147美元/桶的高價急速猛跌,雖然目前再度反彈到60億美元左右,但油價的下跌必然導緻黃原膠産品需求的減少及價格的下跌。; @- U5 y9 e1 X8 |# m
! C1 \7 z' I# m8 ]0 p3 m
即便是李學純都不否認這點,“對黃原膠行業來說,金融危機是一個難關”。
T) d* d5 V, z f
$ j2 o* e/ ^8 Q3 h5 A, @ 然而,重新祭起價格戰大旗的同時,李否認了通過并購重組行業的可能性,理由仍然是内蒙基地相比其它地區的巨大成本優勢。“我們絕對不會考慮并購。内蒙地區除了我們一家企業,沒有其它黃原膠生産企業了。國内的黃原膠大多是在山東,山東屬于落後産能,我們不會兼并它。”: K' @2 h. T+ |7 J
/ G9 i+ c' x6 B3 \. B. _
“另外,目前企業擴張速度很快,擴建一條一萬多噸的生産線,不到六個月便可完成。而并購僅談判也得半年,并購後人員的消化、曆史遺留問題的處理、管理的磨合,往往需要幾年時間,弄不好還有後遺症。”李學純給出了上述理由。 |
|